说到中国海洋大学,除了它严谨的学风以外还不得不提到它的超高颜值。鱼山校区古老的教学楼隐藏在繁茂的大树间,漫步其中能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气息,每一座建筑都诉说着它独一无二的历史。
崂山校区每逢四五月份樱花大道下起樱花雨怎一个美字了得!
中国海洋大学确立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新校区后,其建设进度就备受社会关注
你想象中的海大新校区是什么样子?
11月30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教创新园区(黄岛校区)总体规划及一期建筑概念性设计方案评审会在学校举行,国内外9家顶尖联合体提交了设计方案。
教育部相关专家以及学校4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评审会,通过投票等方式评选出5套优秀设计方案。记者现场采访了解到,多数设计方案传承了海大鱼山校区、崂山校区传统特色,又加入了一些现代元素的气息。
新校区长啥样师生说了算
评审会在崂山校区海洋科技中心国际报告厅和鱼山校区胜利楼会议厅设立了两个会场,全校400多名师生参与其中评选,他们将通过通票的方式评选出自己喜爱的设计方案。
海大新校区1号设计方案鸟瞰图
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表示,新校区将重点建设滨海实验基地,主要布局工科和应用学科群,服务海洋经济和军民融合发展将是最为鲜明的两大特色,这将助力学校更好地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并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发展战略紧密契合。
他还希望学校将来是一个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把绿色、生态、智慧的理念融入校园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中,营造绿色生态的智慧校园。
多数方案传承海大鱼山校区特点
“传承老海大文化底蕴设计理念、学习综合体建设,院系组团建设、空间上零活变化,智慧校园可持续性发展,自然环境、海洋环境、学习环境交互融合。”在评审会现场,1号方案设计团队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设计的方案设立了一个中轴线,学校各个部分组团式建设,栈桥、灯塔等标志性建筑延伸到大海。
“因为海大新校区面积比较大,我们的设计方案里校园通道还是以步行为主,适当补充一些共享单车、小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1号方案设计团队设计人员在介绍方案时表示。实际上,为了设计好新校区,此前团队成员也专门到海大鱼山校区、崂山校区做了实地考察,将海大传统的文化理念传承下来。
在现场展示过程中,3号方案设计团队的方案也是传承了海大鱼山校区、崂山校区的建筑风格。“我们的方案要确保能够传承历史文脉,强调文化特色,整体感可以调节,还要保持格局整体统一,局部零活可变,中间长廊设计的宽阔的绿带为后期继续建设做好储备。”3号方案设计团队相关负责人江立敏介绍。他们的设计方案设置了多个校门,确保了校园各个区域的可达性。
设计方案中除了教学和科研区域外,其他区域均向城市开放。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设计方案中在师生活动中心仿建了鱼山校区的六二楼、水产馆、医学馆等,学校大门建筑风格也承袭了鱼山校区老校门的特点,这样建设的目的也是为了给师生以情感共鸣。
“仿建的这些标志性建筑并不是仿建了外面里面的风格,里面的设计风格我们也进行了还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确保海大文化的传承,风格的统一。”江立敏说。记者梳理各个团队提交的设计方案发现,绝大多数方案的设计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海大鱼山校区和崂山校区的校园建筑风格的特点。
园林设计引入新校区设计方案
各个设计方案在传承海大传统建筑风格、文化特色的同时,也结合区域的地形做了一些创新性的设计。“新校区规划区域内地势整体上是东北高、西南地,其中还有一条河流穿过校园,我们就充分利用了校园内的活水,进行了园林式的设计,将山、水和海有机统一起来。”其中一家设计团队人员介绍。
5号团队的设计人员则引进了德国DGNB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因为新校区是一个区域性的设计,而这个评估体系也是针对区域性建筑设计而制定的,其主要目的就是确保新校区设计完成后能够绿色可持续发展。”5号方案设计人员付本臣介绍。他们此前也参与设计图案海大鱼山校区的体育场馆和理科组团建筑群。
海大新校区计划2020年招生
去年,中国海洋大学确立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新校区,选址在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占地约3000亩。
该校区将重点打造国家级综合性滨海试验区和海上试验场,建设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新材料、海洋装备与仪器、船舶与海洋工程等研发基地和相关学院;建设海洋发展战略研究领域的协同创新中心,打造国家“蓝色智库”;并与国际知名海洋科教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建学院。此外,新校园的最南侧有一个基岩质的崖角,可以修栈桥、建码头,布局滨海试验区。
海大新校区规划到2020年,校园建设达到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开展科研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人以上;
2021年,初步完成校区一期基本建设,规模不低于30万平方米,在校生规模达到5500人;
2025年,初步实现校区运行常态化,形成新校区学科专业基本框架。
3000亩的建设用地、
2020年开招研究生、
校园自带码头
……
一起期待新校区的正式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