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史是我国经济史特别是近代经济史的重要分支学科。总结以往货币金融史研究成果,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学术研究,对于推动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显然大有益处,对于加强当前的金融工作也大有益处。
货币、金融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马克思说:“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商品、货币、金融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货币作为物的等价物的出现,有利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流通,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早在南北朝时期便出现了质库,这是抵押贷款的先声。明末清初,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渐次兴起。中国传统金融机构在儒家文化浸染下,恪守“仁义礼智信”经营准则,创造了那个时代的金融文化。中国传统金融机构主要依靠借贷双方信守承诺,活跃于中国自然经济舞台达数百年之久,直到近代才在西方银行金融体系冲击下黯然退场。中国传统金融机构的诚信精神保证了义利关系的平衡,推动了商品流通。这样的历史经验,值得货币金融史学者去研究和总结。
货币、金融与实体经济失去平衡的情况在历史上时有发生。中国进入近代后,中国社会受到西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侵略,外国银元的流入以及中国货币铸造权的下移、纸币的滥发,使得中国市场货币流通种类高达上百种,导致货币流通的混乱。这种情况一旦变得严重,货币、金融与实体经济失去平衡,对国家经济、政治的冲击是不可轻估的。这种严重情况,在近代中国至少出现过两次。
在清末,外国银行不仅经营对清政府的各种贷款,而且操纵中国外汇市场,使大量外国银元流入中国。外国银行还大量发行纸币,直接控制中国金融业。据学者估计,1910年中国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总量为25亿元,其中外国银元有11亿元,外国钞票有3亿元,两者合计占中国货币总量的56%。大量外国货币在中国市场流通,严重冲击中国金融市场。1908年,在上海竟然发生外商银行联合抵制中国钞票的事件,“喧宾夺主,实足骇人听闻”。清政府试图在取缔中国商号发行纸币的同时,限制外国银行发行纸币,最终没有成功。在这样的金融市场背景下,1910年上海发生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当时被称为“橡胶股票风潮”。这场金融危机表明清政府无力管理金融市场,导致金融脱离实体经济,严重冲击了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平衡,社会陷入混乱。上海出现金融危机之后的第二年即1911年,就发生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发生当然有非常复杂的原因,但此次金融危机究竟起了多大作用是值得研究的。
1948年国民党在大陆垮台前夕,一场币制改革引发的金融风暴成为推倒国民党在大陆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国民党发动内战后,不仅失去人心,而且军事失利,控制地域缩小,物资产出减少,但货币发行大量增加,财政金融形势不断恶化。国民党政府开支几乎全靠印钞票,法币面值最高已达500万元,从而刺激物价持续走高,每天甚至每小时都在变化。1948年1月米价每石150万元,8月中旬攀升到5833万元。1948年8月国民党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金圆券兑换法币,结果金融市场一片混乱,物价猛涨,金圆券信用极差,一些地区已视金圆券为废纸。这个币制改革失败的案例,也是货币、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的典型案例,非常值得货币金融史学者去研究。
研究货币金融史可以发现,如果货币、金融只追求利润,而忘记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那就失去了意义。义并不反对利,但只有义利关系取得平衡,经济社会才能平稳发展,否则就会出现危机。无论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还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都是货币、金融领域失去义利平衡的表现。历史启示我们,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