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GMIC+观点】叶蓁蓁:创新引领 激发产能 中央厨房驱动全媒体融合

核心提示: 1996年毕业于外交学院英语系,2005年获外交学院法学博士学位,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深圳市招商金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中国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主任。

1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叶蓁蓁 

叶蓁蓁简介:

1996年毕业于外交学院英语系,2005年获外交学院法学博士学位,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深圳市招商金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中国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主任。

干货分享:

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让传统媒体站到了创新发展的重要关口。3年前,人民日报社主动探索,在中央宣传部的指导支持下,迅速启动中央厨房建设。迄今,已实现了从多点突破扩展到整体推进,从报道创新转向制度创新,全面转型、一体发展,形成了从“相加”到“相融”的新的采编架构、新的融合思路。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规划、设计、建设。提及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探索,叶蓁蓁认为,对于根植于传统媒体的报业集团或媒体集团而言,中央厨房就是以创新引领,激发新闻产能,实现媒体融合、全媒体化的引擎,把传统报纸的纸上生产优势扩展到网上生产优势、把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把文字产能转化为全媒体产能。

建好中央厨房的四大原则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是人民日报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平台。”叶蓁蓁说,它不是一个指挥大厅,也不是升级版的采编系统,而是一个完整的、全方面的融合体系,涵盖了人才、业务、渠道、技术、空间等要素。从三年来的探索来看,一套好的中央厨房应该具备“内容为王”、“机制为先”、“技术为基”、“开放为要”等四个原则。

首先,“内容为王”。媒体行业的本质是内容,以及内容在生产、传播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技术演变,改变的只会是承载内容的介质,媒体作为内容产业、思想产业,这个本质属性不会变化。所以,内容效果是检验中央厨房的唯一标准,做中央厨房,一定是要激发人的积极性,创作出品更多好的新闻产品。只要坚持这一条,建设中央厨房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其次,“机制为先”。一般而言,中央厨房由业务平台、技术平台和空间平台三部分组成。许多媒体把建设空间平台放在首位,忽视了业务平台的机制流程改造,这是本末倒置。中央领导强调中央厨房是标配、龙头工程,所指的首先是机制流程建设。对于中央厨房建设而言,空间平台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将媒体融合基本原理和本媒体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内部策、采、编、发机制流程改造,就是“自我革命”。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总编调度中心和采编联动平台机制,就是在没有技术系统、空间平台情况下,在2015年两会期间抽调一组人马到一间会议室里集中办公实现有效运行的。

第三,“技术为基”。现在,互联网、移动通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已渗透入新闻产品生产发布的全过程,也改变了新闻的呈现、传播及互动方式。在推进媒体融合中,技术不能缺位。中央厨房最核心的功能就是用先进技术支撑内容生产发布全过程、支持业务机制流程的顺利再造。中央厨房体系要让我们能够适应今天的移动互联网以及未来其他互联网形态的端口。因此,从技术层面上讲,中央厨房应该是新一代互联网体系,使用户有弹性、有能力适应不断演进的技术。

第四,“开放为要”。当前,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已被新闻聚合类网站不断吞噬。如何突围?出路只有一条,即打通媒体行业资源。从设计建设之初,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就明确要求,人民日报建设的中央厨房,不是只为人民日报社自身融合发展服务的,而是要成为公共平台,推动媒体行业的共同融合。所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技术、渠道和内容创新体系对任何一家媒体都是开放的。

四大业务创新点引领解决关键问题

通过创新引领,解决媒体在中央厨房建设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形成了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四个业务创新点:

01. 

中央厨房体系,解决内部资源打通问题。以建立实现总编调度中心和采编联动平台机制为核心,提供一整套涵盖业务平台、技术平台、空间平台的中央厨房解决方案。

02.

融媒体工作室机制,解决激活团队的问题。融媒体工作室人员是跨媒体、跨部门、跨地域、跨专业的,他们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自由地组合,进行某一类内容的创新。公司可为融媒体工作室提供五个方面的支持:资金、技术、渠道、运营、经营。这一机制极大地激活和释放了一线编辑记者的新闻生产力。

03.

“全国党媒公共平台”,解决媒体行业资源打通的问题。这项业务从今年8月下旬全面铺开,就是在中央厨房这个开放平台的基础上,共享平台、技术和渠道,将各媒体原创内容汇聚起来,再利用算法推荐的方式把内容回推到各媒体的端口上,让媒体有更多优质内容去满足自己的用户。通过共同建设“大后厨”,做大做强各自的“店面”。

04.

建立新的媒体运营的商业模式,解决产业资源融通的问题。媒体+产业,将衍生出新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将媒体行业的内容植入各行各业的产品和服务中。

以“互联网+”为标志,我们正处在“无界”的时期,媒体与其他行业的边界逐渐消失。“正是在这种大趋势中,媒体的融合发展不断推进和深化,媒体将迎来‘内容+’时代。”展望未来媒体转型方向,叶蓁蓁建议,在办好报纸、网端的同时,要拓宽内容,用优质内容+一切端口、一切服务,去重构新的价值模式,这样就能让媒体产业在与各个行业的深度融合中壮大。

全媒体记者 周建亮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孙丽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