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缅怀27年来魂归大海的万余逝者 青岛举办首届海上祭祀仪式

核心提示: 为纪念青岛海葬27周年,2017年10月31日,市殡葬管理所开展了以“让大海带去我们的思念”为主题的青岛市首届海上生态祭祀活动。活动分陆地追思仪式和海上祭拜仪式两部分,市殡葬管理所提供公益免费服务,采用敬献鲜菊花、放飞吉祥鸽、纸莲寄哀思、献黄土五谷等方式,追忆13115名“情归大海”的逝者。

10月31日,为纪念青岛海葬27周年,市殡葬管理所开展了以“让大海带去我们的思念”为主题的青岛市首届海上生态祭祀活动。活动分陆地追思仪式和海上祭拜仪式两部分,市殡葬管理所提供公益免费服务,采用敬献鲜菊花、放飞吉祥鸽、纸莲寄哀思、献黄土五谷等方式,追忆13115名“情归大海”的逝者。

微信图片_20171031170240

陆地追思仪式

微信图片_20171031170252

海上祭拜仪式

采用“葬祭”并重的环保新方式 

上午10时左右,逝者家属分乘两艘游艇前往海葬指定海域——莱阳路码头,海上祭拜仪式在经过纸莲放飞寄哀思、鲜花花瓣撒大海、黄土五谷献至亲、怀念亲人三鞠躬四个环节后圆满结束。本次生态祭祀活动开启了青岛海葬的新篇章,解决了27年来海葬只重“葬”不重“祭”的历史问题。从今年起,青岛市海葬活动将“葬”与“祭”并重,并围绕着“文明、环保”主题逐步提升祭祀海葬逝者的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提高 满足个性化需求

27年来,青岛海葬发生了诸多变化。一是海葬费用由收取到免除;二是海葬形式由单一的集体海葬到集体海葬与个性海葬并存,春秋两季各组织一次海葬到行政许可时间内的常态化海葬;三是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来自北京、上海、四川等各地群众通过电话预约,参与青岛海葬活动,据统计,外地逝者所占比例超过30%。

此外,青岛海葬也满足了个性化需求。海葬活动配套船型从单一化到多元化,满足集体海葬与个性化海葬的不同需求;海葬活动配套用车从无到有,根据需求配套不同档次的车型;海葬用花由一家一束升级为一人一束,根据需求配套多种鲜花样式;海葬容器由环保纸盒升级为可降解的环保海葬坛;公祭仪式由码头转至殡仪馆内,打造了欧式风格的“海之情”海葬文化公园;海葬葬式也发生了由直接手撒、漏斗海撒、使用机械到使用长绳的升级变化;海葬服务团队由临时抽调到专人负责,强化了海葬服务的标准化建设。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姜玲

相关链接

1991年5月24日,《青岛日报》刊登市民贾延祺“建议将骨灰撒向大海”的读者来信,这封仅200余字的书信直接促成了青岛殡葬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1991年10月31日,青岛市首次海葬活动破冰成行,共海葬55位逝者,青岛市成为全国最早开展生态海葬活动的城市之一。1991年以后,海葬费用由280元逐渐调高至500元,服务品质逐年提升。为进一步倡导生态海葬,增强群众的支持力度,2010年10月1日,我市正式实施本市户籍居民死后骨灰撒向大海由政府买单的惠民政策,为每位逝者免除500元海葬费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于2017年将这一标准调高至1000元。自1991年以来,我市共组织170批次海葬活动,13115名逝者魂归大海。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