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国家使命!青岛,一个更加壮阔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更新时间:2017-10-27 16:59  

一个更加壮阔、更为精彩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青岛正式历史性地步入开辟新征程的奋斗时间!

承载国家战略,承担国家使命,

将是驱动这座城市在新征程上

奋力前行最重要的路标、最强悍的引擎。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财富管理试验区、

国家“互联网+ 政务服务”试点城市、

国家标准实施效果评价试点城市、

中国制造2025 试点示范城市、

国家高速列车中心……

这些落子青岛的国家重大改革发展试点,

就是增长极,就是磁力中心。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抢占先机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

△ 青大附院正在使用海信青医计算机手术辅助系统进行手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引领下,青岛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在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的道路上,步伐更加坚定。

“创新已成为当今全社会的共识。在以贯彻十九大精神为中心任务的新时代,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将进一步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主线,精准发力,攻坚克难,不断提升科技供给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更强的支撑引领作用。”市科技局局长姜波表示,科技创新的核心任务是支持产业发展,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发展,作为地方科技管理部门,重点将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发展,集聚科技资源,将优秀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创新将以科技服务为支点,将工作重点由原先的创新资源集聚向产业培育倾斜,通过聚焦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与实体经济有机结合,促进产业发展迈向更高水平;通过聚焦企业,实施“百千万”科技企业培育工程,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坚持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的工作频道没有换,但我们的发力点要转向产业培育,要将科技服务政策落实、落地、用足、用好,要将青岛的科技创新战略融入国家创新战略,组织我们的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等创新资源,突出产业发展导向,在计划管理、人才引进、科技奖励等方面持续深入改革,抢占全国创新发展的先机。”

市科技局将牵头做好高技术产业统筹调度,编制产业创新路线图,抓细抓实科技大项目,靶向产业集聚高端资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全面创新,助推全市经济发展向更高质量转变,推动全市科技创新事业迈向更伟大的新征程。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 娉

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推动“统融新深”率先突破

△ 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并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重点推进的国家战略之一。这进一步凸显了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为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工委书记刘玮说。

刘玮介绍,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以来,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军队需求为牵引,创造性地建设技术装备保障、军地人才培养、综合保障协作、军工产业发展、园区规划建设管理“五大中心”,加快推进“军转民”“民参军”,集聚20个国内顶尖国防创新团队和一批军工院所,入驻涉军涉海项目140个,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初步形成船舶海工、航空航天、军民两用信息技术等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框架。此外,示范区还高起点规划建设了以中科院青岛科教园、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等八所高校为重点的大学科教园,高水平承办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国防大学军民融合青岛研究院和现地教学基地落户,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国防名校与海防重镇的紧密结合。建成的国内首个海军公园,已成为省国防教育基地。目前,示范区内已形成了靠前综合保障、体制机制创新、涉军涉海主题鲜明三大突出特色,做到了有机构、有平台、有空间、有实践,创出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模式。

“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作风,勇于创新实践,在推动军民融合统、融、新、深上率先突破、走在前列,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为青岛市和西海岸新区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更大贡献。”刘玮说。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陆 波

全国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打造财富管理“五个中心”

△ 全国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作为全国唯一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改革试验区,更意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市金融办表示,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在有效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把握财富管理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打造财富管理机构聚集中心、财富管理市场功能中心、财富管理产品与服务创新中心、财富管理教育科研中心和财富管理高端商务活动中心等“五个中心”,推动财富管理试验区建设在新时代迈上新水平。

自2014年2月获批全国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我市不断深耕财富管理这块“试验田”,围绕财富管理先行先试,稳步探索财富管理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引导财富投向实体经济,为国家金融改革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财富管理试验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不忘初心,回归本源。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十九大精神,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将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为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服务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降、补”重点任务,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技术升级,盘活过剩产能。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鼓励运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进行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也成为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市金融办表示,我市将深化地方政府部门与国家驻青金融管理机构和有关司法机关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筑牢金融业改革发展的稳健基础。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健康的区域金融生态圈。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傅 军

“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打造四大高地向“青岛智造”跨越

△“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海尔胶州互联工厂自动化生产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之一,青岛更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力发展互联网工业等先进制造业形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努力争创全国首批“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

“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获批后,我市明确提出要打造“特色鲜明的蓝色制造高地、优势突出的高端制造高地、面向未来的新兴制造高地、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高地”四大高地,基本实现“青岛制造”向“青岛智造”的跨越,成为全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强市,全球制造业生态链重要节点。以此为目标,全市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试点创新互联网工业模式,建设海洋科技、轨道交通两个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按照十九大精神,下一步,我市将以“双百千”工程为统领,抓好“一业一策”的推进落实,进一步做好“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相关工作。传统制造业上,要立足存量变革,抓技改、树品牌、促融合,率先闯出一条青岛特色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子,力争用三年时间对全市传统支柱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一轮高水平的技术改造,提升企业装备技术和智能绿色制造水平。在高端制造业方面,要突出增量裂变,引龙头、抓配套、补短板,力争在做大高端装备和培育新兴产业上实现新突破,抓好新能源相关项目建设,力争实现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千亿倍增”,同时加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产业大项目的引进,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区等示范区建设。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孙 欣

国家标准实施效果评价试点城市:

树立在世界标准化的领先地位

△ 青岛国际标准化论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市质监局负责人说:“十九大报告,给我市实施标准化战略确定了新的坐标和方向。”近年来,我市标准化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国的前列。今年6月,由市政府主办的2017青岛国际标准化论坛成功举办,被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张晓刚评价为全球独一无二的国际标准化论坛。此外,我市还大力推进工业标准化与创建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进行服务标准化试点,推进服务标准规范制定;通过建立国家标准馆青岛分馆开展标准信息服务,馆藏量达46万件,标准题录150万条。去年,我市成为国家标准实施效果评价试点城市,由市质监局与市标准化研究院针对3项国家标准进行评价。

“下一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将撸起袖子加油干,勇立潮头敢为先。”市质监局负责人说:“我们将持续推动相关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参与国际化标准化活动,积极对接国家标准委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等,研究国际标准化发展最新趋势,全力争取国际标准化论坛永久落户我市,将国际标准化论坛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定期举办的国际标准化高端论坛,树立中国在世界标准化的领先地位。”

我市将积极开展国际国内标准化培训活动,抓紧落实《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三方行动计划》,加紧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建设,将其对外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标准化专家培训中心,对内力争发展成为国内标准化专家培训中心;尽快筹建青岛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研究国际标准化交流和合作对青岛的综合作用与影响,制定吸引国际标准化高端人才的政策,建立国际标准化高端人才集聚青岛的工作机制。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霍璟祎

“健康中国”示范点创建城市:

构建“防—治—养”一体化格局

△ 即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实现“网签”和动态远程健康监管。

“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即墨是国家卫计委确定的首个‘健康中国’示范点创建城市。我们将在十九大精神的鼓舞下,着力打造一个全新样本。”即墨卫计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岩说。

杨岩介绍,按照试点五年规划要求,即墨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健康产业等13个工作专项,推动传统医疗产业发展单一救治模式向“防—治—养”一体化防治模式转变,初步形成了“防—治—养”一体化的大健康发展格局。其中,在“防”方面,与中华预防医学会联合共建了“健康中国研究院”,建立了以“慢病防治+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健康管理体系,143个基层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全体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转诊等服务,61个二级医院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个需化、定制化上门服务。同时还建立了“社区分类管理-120转运-中心救治-社区康复”无缝衔接慢病管理环;在“治”方面,重点打造分级诊疗的新模式,与北京儿童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8家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医院,与青岛中心医疗集团在温泉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同时,即墨还建成了覆盖市、镇、村三级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在公立医疗机构之间推广了“一卡通”;在“养”方面,建立了以“医疗巡护+康养医院”为核心的康养结合体系,创新建立“公立医院+公立养老机构”“公立医院+民营养老机构”“民营医院+民营养老机构”三种康养结合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健康中国’示范点创建城市的各项措施,深化‘健康即墨健康家’品牌创建,进一步健全医疗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全周期健康服务。”杨岩说。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张 华

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城市:

勇立政务信息化发展潮头

△ 在青岛电子政务核心机房,工作人员对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进行维护。杨志文 摄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处提及互联网相关内容,其中,对于“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这句话,市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管理办公室主任崔卫东感触最深。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改革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崔卫东说,尤其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到,信息化、互联网是时代大势,业务不上网的政府不可能成为高效的政府,服务不上网的政府也不可能成为人民满意的政府。为此,市电政信息办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精心打造了全市统一的集信息公开、公共服务、交流互动于一体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用互联网技术打破条块分割、层级限制,助推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全市网上政务服务健康快速发展。2016年和2017年,青岛市均承担了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示范任务。

崔卫东表示,目前我市集电子政务、大数据、公共信用、政务公开、政府网站和信息资源“六位一体”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已经形成,“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扎实推进,使政府部门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公众办事更加方便透明。下一步,市电政信息办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勇立政务信息化发展潮头;努力开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新局面,提升全市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切实增强公众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获得感,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群众好办事、不添堵。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刘成龙

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

驶向新时代的高速“发动机”

△ 中车四方股份“复兴号”高速列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些年来,中国高速列车所取得的成绩,首先得益于创新引领。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同样把创新作为核心任务。”曾参与“复兴号”设计的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高级主任设计师鄢桂珍说,经过十年的淬炼,中国高速列车成功实现了头型、轻量化车体、转向架、减振降噪、系统集成,乃至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事实证明,强大的创新能力,是中国高铁走出去最为关键的推动力,同时也是带动我国材料、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电机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力量。

在创新实践蔚然成风的青岛大地上,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聚焦了世界的目光。它是全国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它是推动中国高铁以更快、更稳健的速度踏上新征程、驶向新时代的“发动机”和新希望。去年9月,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在青岛落地生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而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的发展定位,正是建立完善集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多方力量的创新体系,共同构建国际化、专业化创新平台。“这一创新体系能够有力调动各方的创新积极性,更快、更高效地转化科研机构和专业院校的科研成果,从而更好地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鄢桂珍表示。

从青岛这块土地上驶出去的中国标准动车组,目前正以“复兴号”的时代命名,疾驰在祖国大地上,而它正是在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下、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联合近30家单位协同创新的重大成果。今后,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将在全力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基础上,全面建成“三平台、两中心、一网络、一基地”,推动高速列车成为名扬海外的、更加璀璨的“金名片”。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张淼淼

在以上这些领域,青岛优势明显,但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占据显要战略地位、发挥重要带动作用才是题中之义。

“青岛作为”要有“国家意义”———不仅在区域更要在国家层面具备青岛功能,贡献青岛智慧。

只有这样,这些既有的禀赋优势,才能不断转化成引领发展的动能优势。

只有这样,重大而丰富的创造,永无止境的实践,才能风生水起!

责任编辑:龙叶上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