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收藏!《辉煌中国》精彩内容全在这里

来源:央视新闻    更新时间:2017-09-26 14:21  

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24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全部播完。全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脉络,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该片展示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取得了历史性巨大成就;展示出中国人民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展示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纪录片播放过程中在社会各界引发广泛关注,我们在此集纳精编六集内容,以飨广大网友。

第一集《圆梦工程》

2012年,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记者见面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我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衷心感谢全党同志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五年过去,13多亿中国人民收到了这样一份答卷。2013年到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达到7.2%,这是环顾全球无可企及的成绩单。中国人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这五年,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正在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座中国桥,改写世界经济格局!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这个超级工程凝结着过去数十年中国桥梁设计、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等各项成果。这是一次中国实力的集中展示。

这55公里连接的不仅仅是粤港澳三地,未来因它而形成的5.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将是继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之后,世界经济版图上又一个闪耀的经济增长极。

一条“世纪铁路”,中国百年梦想成真!

兰渝铁路的建设构想,一百年前,就出现在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

从兰州到重庆,850公里,不仅要翻越海拔3000米的秦岭,而且沿途地质状况之复杂,堪称中国铁路建设史之最。工程师们用226座隧道、396座桥梁建起一条“世纪铁路”。大路朝天,中国智慧攻克道道险关。

中国动车 外国人最想带回家的“中国特产”!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时称赞:“高铁,中国产的动车,这个是中国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让中国奔跑起来,中国车,正在给经济换装新引擎。2017年6月25日“复兴号”下线,与日本、德国等高铁强国相比,今天,中国在高铁技术领域已不逊色于任何一位竞争对手。

第二集《创新活力》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到:“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

创新,我们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再次焕发出撬动地球的力量。

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使用国产芯片,性能让对手望尘莫及。中国的超算已经站上技术制高点;

中国机器人,在应用领域跃升世界第一;

由国产机器人组成的中国汽车智能工厂即将投产,未来每105秒就会有一辆轿车下线;

移动支付,引领全球支付体系迈入新时代;

每分钟有11家初创公司诞生,中国已经是全球创新的重要发源地。

这五年,科技创新正在让百姓生活更为便捷,让企业发展更具活力,让国家实力更加强大。

第三集《协调发展》

2017年元旦,又一个新年的开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里说到:“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

这五年,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习近平总书记都已走遍。贫困人口脱贫是他最关注的工作之一。

消除贫困,是全世界面对的共同难题。2015年中国发出了扶贫攻坚的号令,中央庄严承诺,绝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

如何缩小发展中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让千百年来共同富裕的梦想照进现实,让中国的发展更加平衡协调、持续健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

这五年,每年减贫1391万人,中国朝着更长远的社会协调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

2017年4月,雄安新区正式设立。雄安的身上,承载着中国的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北时提出:“雄安新区,将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理念。”

统筹协调,补齐短板,携手共进,行稳致远。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规划版图、谋划未来。

第四集《绿色家园》

面对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的矛盾不断加剧,取舍之间,考验的是决心、勇气和担当。

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来就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五年,绿色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不断升级提速。

从2013年开始,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政策密度向污染宣战,“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接连出台

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内,严禁出现重化工园区。

成为世界节能和新能源利用第一大国,2016年,水电、风电、核电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所占比重已达19.7%。

每年造林1亿亩的速度,正让中国成为全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

在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这五年中,获得了哪些成就?

沙化土地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中国人工林面积10.4亿亩

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5.7亿千瓦

劣五类水从10.9%下降到8.6%

万元GDP能耗从2012年0.83吨标准煤下降到2016年0.68吨标准煤

第五集《共享小康》

源于《诗经》的小康,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社会理想,是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今天,百姓对小康生活已经有了新的期待。

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这五年,一大批民生工程正在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四年超过12000亿斤,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近1/5的人口;

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让百姓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

超过2000万个视频镜头组成的“中国天网”,成为守护百姓的眼睛;

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4%,在全球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率先实现了全民教育目标。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中国做到了养老金连续12年上调。

五年来,国家累计投入50亿元,建立了10万个农村幸福院、11万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五年来,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44.3%

中国,正在让13亿多人民拥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

第六集《开放中国》

实践证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中国的态度是响亮的。

在2017年达沃斯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不会关上。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

这五年,创建自贸区,倡导“一带一路”,成立亚投行,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提出智慧的方案。

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世界经济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

直面“逆全球化”思潮,中国发出响亮的声音。

2017年金砖厦门会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应该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使之惠及各国人民。”

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中,贡献着一个又一个共享共赢的解决方案。

2017年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东方大国,已经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成为国人获得自豪、赢得尊重的坚强靠山。

2011年利比亚硝烟四起,战乱第三天,中国军舰抵达,保护10227名中国员工和外籍员工撤离;

2015年也门战乱,中国海军调派军舰赴亚丁港执行撤离任务,两天的时间,571名中国公民安全撤离;

2015年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中国飞机第一个到达尼泊尔,上千名中国公民脱离险境回到祖国;

2016年新西兰发生强震并引发海啸,125名中国游客在中国使领馆的帮助下全部安全撤离;

今日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向着这一伟大梦想,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动员令已经发出,中华民族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责任编辑:韩晓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