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中国经济导报整版剖析:由青软实训“产教融合”提升对口就业率引发的思考和启示

    更新时间:2017-09-18 22:36  

近日,《中国经济导报》整版聚焦高新区青软实训总部,探讨青软实训助推“新工科”建设,通过“产教融合”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助力精准就业。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引发了关注,马上来看详细内容!

微信图片_20170918223618

相信大家一定对世界围棋冠军败给机器人AlphaGo、“最强大脑”中机器人“小度”多次战胜脑力强人的事迹已不陌生。近年来,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相关领域为特征的新经济、新产业快速发展。新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产业的转型,同时也对高校转型以助力“精准就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关系密切,相互影响。为了新经济与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发展“新工科”,培养更多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成为当今国家发展需要的当务之急。而由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从数量及质量上不能完全满足发展需求。因此,推进以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为主、提倡“产教融合”的“新工科”建设势在必行。

2017年,是“新工科”建设迎来发展的一年。“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陆续发布。而在地方,“新工科”“产教融合”的尝试早已悄然上演。

新旧工科转换:需求推动“产教融合”的改变

随着由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机器人及3D打印等技术引领的智能时代的到来,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拉开帷幕。伴随着进程的加速,与新工业革命对应的“新工科”建设势在必行。青软实训CEO郭晓丹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为特征的新经济,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都在呼唤“新工科”建设,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因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而带来的需求的改变。

数据显示,到2018年,仅在美国,大数据人才缺口就达50%~60%。而在我国,未来三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短缺将达750万人。据国家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介绍,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2016年,工科在校生约有538万人,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3.3%;专业布点约1.8万个,占比32%;高校数1139所,占比92.1%。尽管如此,从产业需求来看,一方面部分专业就业较为困难,而另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毕业生供需比达1:10。因此,传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就业压力及新经济领域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催生了“新工科”的出现。

对于“新工科”的理解,郭晓丹认为,其对应的是新经济及新兴产业,应是打破原有的产业格局,跨领域、跨行业的。与之相对应的高校工科专业也需打破边界,将传统工科专业与计算机专业领域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技术相结合。

“‘新工科’与传统工科区别在于,在新经济形势下,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原来的工业生产是传统的工业生产,而现在因为有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中国制造2025’的倡导下,需要新技术与传统工科知识的结合。例如以前学机械制造的人现在也需要懂大数据、移动互联及人工智能等软件类知识,才能真正使工业或传统行业智能化。”郭晓丹进一步解释说。由此,在新经济带动下,对人才的需求并非仅限于某一领域专业知识,而是更注重有新技术融入的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郭晓丹分析,在每一个专业,在新经济的变革下,都会有大的变化,如学工业的也需懂得大数据、云计算;学计算机的又应懂得如何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工业中。而在以前,跨科的通道并未被打通。“这就涉及‘新工科’中提到的跨界人才的培养。目前属于探索初期,这对于教育的改革也是很大的挑战。”郭晓丹如是说。

看到经济发展对高校专业建设改变的迫切需求,今年2月,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就新工科建设相关概念达成“复旦共识”。在“复旦共识”达成后不久,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希望各地高校开展“新工科”的研究实践活动,从而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通知》中,将“新工科”的主要研究内容归纳为“五个新”,即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随后,在政策层面又陆续出现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对“新工科”建设提出指导。

其实,在“新工科”提出前,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就已经根据市场需求在探索合作了。“在国家‘校企结合’的政策导向下,青软实训早在2009年就开始面向高校进行专业共建的尝试了,当时的合作推动起来很艰难。但现在有国家政策支持,做起来轻松很多。”郭晓丹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现在面向高校的合作与以前不同,最大的变化是高校有主动合作的意愿。此前与高校的合作仅是为了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因为大学生稳定是高校头等大事,稳定的前提是满意的就业,这是当时的诉求。在此诉求上,青软与高校探索是否可将专业建设、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相应提升,但在当时实施起来还很困难。而如今在政策鼓励下,青软的思路与政策的方向不谋而合,这一想法正在慢慢实现,学校有需求,融合正在逐渐向好。

“产教融合”在打破壁垒之余还要“授之以渔”

郭晓丹认为,“新工科”的核心即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点,在“复旦共识”中也有所体现——面向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急需,主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促进现有工科的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鼓励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工程教育责任共同体,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华为云专家程绪超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讲述,以前,高校和职业教育在与产业对接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在高校对接软件产业需求方面,精心制定的教学计划与内容难以跟随IT行业快速变化的技术理论与前沿趋势;课程实践学生难以了解企业产品研发所需众多研发工具,难以培养工业界需要的效率与质量意识等。现在,应突破传统的线下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更高效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青软对“产教融合”也有很多切身体验。郭晓丹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坦言,目前不少所谓“产教融合”其实仅能称之为“产教结合”,因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分为三个阶段:1.0阶段被称为传统实训,是面对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弱而进行的企业单向培训。2.0阶段即为产教结合,是为了解决实践教学脱离工程实践的问题,从而进行校企合作及专业共建。在这一阶段的校企合作中,部分实践环节教学由企业讲授,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企业与高校发挥各自优势。而3.0阶段也就是“产教融合”,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为了培养适应产业升级转型的人才。校企双方课程共建、专业共建、学院共建。通过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推动教育改革,企业将产业需求快速转化为教育资源,为高校提供教学内容、工具平台及教育服务,将综合化解决方案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高校教师作用,强化企业对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成果的支撑作用。

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软件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是学校信息学院校企合办专业,纳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6年在专业共建的基础上,青岛科技大学与青岛高新区政府、青软实训采用校政企三方共建软件学院,为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工程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模式体现在注重教师“双师双能”素质培养,鼓励校企双方老师共同参与教材、案例、视频公开课,教研论文等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突出“新工科”工程教育理念,每学期增设综合实践课和实训课,专业课和“机器人”、“智能物流”结合。教学模式上,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企业师资和研发团队提供贯通式案例、项目,辅之以工程教育平台和教学服务。实践教学模式采用“游泳池实训”的方式,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型人才。在四年的专业课程培养上,完全按照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理念和项目驱动方式,将知识点融入实际项目的开发中,达到系统化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真正的融合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输出教学资源、技术、平台,通过既有内容又有服务和工具的方式来支撑学校的专业提升和人才培养。另外,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此前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不同,“产教融合”将教育的主体还给高校,让教育回归其本质,企业站在资源支撑、技术支撑、工具支撑的角度来辅助学校建设。”郭晓丹认为,这也是青软与高校在“产教融合”模式上与其他同行最大的不同。在教授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同时兼顾整体综合素质的培养,采取“游泳池实训”方法,挖掘培养学生的“生存本能”、自学能力、创造力、想象力,而非“填鸭式”教学。且这些复合型人才是通用型人才,而非仅能满足个别企业需求。此外,除了对学生的培养,还致力于帮助高校的教师提升素质,实现“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的转变。

“产教融合”实战人才综合素质获提高助精准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青软“产教融合”的模式创新也为资质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使“底子”不同的学生都始终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从9月7日来到新基地开始,我们就进入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一开始是‘游泳池’项目,老师们凭借学生对项目的完成情况,给每个同学安排了适合的学习训练。让基础差的同学有时间补上基础,不至于丧失对学习的兴趣。给底子好的同学安排更进一步的学习课程,让好同学变得更好。”来自青岛理工大学的叶璐欣喜地说道,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准确地找准自己的定位,激发学习积极性,深受同学们的喜爱。除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青软与高校的合作模式还体现在了实实在在的实践与就业实效上。

小华是来自临沂大学的学生,学习自动化专业嵌入式方向。他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过去,其所在学校基本没有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对企业的需求也并不清楚,学校学的知识在工作中大多没什么用,到企业还得重新学习。因此学校一些以前的学生就业时不免有些迷茫。“不过现在好了”,小华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他们学校与青软合作实行“2.5+1.5”的教学模式。他现在是大学第6个学期,也是离开大学进入青软基地的第一个学期,在校期间的专业课程、实训课程内容及授课模式按照企业标准要求,“与此前大学学的知识在企业大都用不上相比,现在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未来的就业更实用了。”小华感慨地说。

对此,郭晓丹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针对此前传统工科开设课程不太实用的问题,青软的实训课教学内容案例也能表现出其“接地气”的尝试。以城市智能交通综合平台为例,实训项目中会介入真实的企业;在所需知识背景上实现多门课交叉,多重技术综合运用;在实训场景上也会运用企业级真实开发场景;而实训过程则覆盖软件生命的全周期。

另外,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青软实训联手华为打造了工程教育云,这是集教育理念、工程实践为一体的教育信息化平台,面向高校提供综合的内容服务及解决方案,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助推产教结合到“产教融合”,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郭晓丹表示,通过与青软的合作,高校对口就业率均有所提高,基本达到85%以上,刚毕业学生年薪可达10万元以上的已占15%以上:“对了,还有进入‘大疆’无人机企业的毕业生,年薪已经挣到了25万元”。(消息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