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宣布暂停在北京市新增投放共享单车。全市已有15家共享自行车企业,投放车辆达235万辆,平均每14人“拥有”一辆。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存在投放和停放无序的问题,给交通秩序、市容环境和市民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市交通委按照鼓励、规范、发展的原则,决定暂停单车新增投放,并组织开展停放秩序整治工作。至此,包括四个一线城市在内的12个国内城市先后宣布暂停了共享单车的新增投放(9月8日《新京报》)。
据交通部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7年7月,全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数量接近70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600万辆,注册人数超过1.3亿人次。在宣布暂停投放的12个城市中,无论是单车总量还是投放密度,都已超过合理范围,加之乱停放现象,这些已严重影响城市秩序,迫使12个城市相继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可以说,共享单车此后将进入存量博弈期,野蛮拓荒、粗放管理将被精细化管理替代,对平台的综合竞争力也是一种考量。
共享单车在短时间内,就发展成现象级爆款应用,超乎很多人的预期。从其巨大投放量和海量注册用户、使用量来看,共享单车的市场定位获得公众认可,已成为城市短距离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但是,共享单车发展速度过快,平台竞争太过激烈,用户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出现过度投放、乱停放、“僵尸车”、恶意损坏等乱象,不仅影响城市管理秩序,也影响用户体验,急需加以改善。
此前,共享单车平台在资本的支持下,为抢占市场份额跑马圈地。管理与市场的脱节,导致平台缺乏足够的运营维护能力,无力应对诸多市场乱象,现在需要尽快补齐这一短板。而且城市管理者和市民对共享单车的态度也较之前有所变化,批评、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这也倒逼平台认真反思和检讨。
共享单车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技术与自行车的融合,本身就是智能化设备,具有智能管理的基础性条件。目前,共享单车存在的突出问题,实际上就是缺乏统筹管理,未能充分发挥智能系统的效力,只重视拼抢市场份额和增加投放数量,而忽视服务质量和运维管理。一条腿走路难保不出问题。
在各地城市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后,平台可以从数量竞争中抽身,将精力转移到运维管理上。比如,可根据自家状况,结合城市规划、交通流量、市民需求等因素,完善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后台智能配置、调度,提高运维效率。针对乱停放现象,平台可与监管部门合作,采取电子围栏、扣罚信用分、黑名单等方法,引导市民文明使用单车。
共享单车存量博弈会增加市场竞争力度,考验平台的综合竞争力。部分实力较弱、规模小的平台如果过不了这一关,或将被淘汰出局。因此,各地应未雨绸缪,对平台加强监管,保障用户的押金、充值金额安全,要求平台做好善后工作,避免出现平台突然倒闭、跑路而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