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不要小看秋乏,是身体该补气了(最全饮食篇)

来源:掌上青岛/青网    更新时间:2017-08-23 09:09  

处暑三候

一场秋雨一场凉,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 一候鹰乃祭鸟

鹰是猛禽,此季捕食,也是为了“贴秋膘”,为秋冬准备。

▲ 二候天地始肃。

暑气已止。

▲ 三候禾乃登。

处暑之后连夜变,这时的作物需要大量的补水。

处暑养生

处暑过后,天气渐渐凉下来,人又容易感觉到秋乏。“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其实这和懒无关,反而是身体虚弱的一种表现。

秋天乏在清晨,早上不太想起床,醒了还想睡,睡不够,浑身都有点无力。

① 避免过早起床,多睡一小时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每天可以早些入睡,如果睡不着,提前躺在床上闭目养神也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年轻人来说,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学习工作更精力充沛,同时也可以减少“秋困”的出现。

另外,处暑时节脾气足,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天凉了应当护好腹部,尤其是肚脐,晚上睡觉要盖好腰腹,经常将双手掌心搓热,按摩肚脐,可避免寒气直侵脾胃,引发急性腹痛、腹泻、呕吐等症。一旦胃部凉而腹胀,及时用姜糖水配补脾的食品祛寒祛湿。

② 补气好时机

夏天阳气都在体表,出汗比较多,阴液和体力消耗大;脾胃虚弱气血吸收得又少,这种情况到了秋天没有得到缓解,人就会感觉到乏力。这种乏是夏天“虚”的一个后遗症,当人虚了之后,自然就会觉得无力——中医叫气虚无力。

气是人体的动力,扁鹊在所著的《难经》中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当你感觉到秋乏的时候,正是给身体补气的好时机。

③ 处暑运动

不要错过一年中晨练的最佳时段。从早晨刚刚醒来便开始,盘腿而坐,以双手搓脸,也叫干洗脸,每次30遍,神清气爽,润泽皮肤;搓耳朵30遍,耳朵的穴位很多,能够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搓脚,两脚对着,两只手专门搓脚心3分钟……

完成这几个简单的动作,全身气血畅通,对那些早晨起床后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的人尤其有用。之后出门,快走、慢跑、做操,哪怕找个空气清新的地方只做深呼吸都很好。

④ 处暑情绪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意思是说,秋季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宁,以减缓肃杀之气的影响;注意收敛神气,不使神志外驰,以保肺之清肃之气。尽量排除杂念,避免私心太重、嗜欲不止。

处暑饮食

⑤ 处暑茶饮

乌龙茶:乌龙茶3克,置于茶杯中,用200毫升开水冲泡1分钟后即可饮用,可冲服2~3次。乌龙茶的性味介于红茶、绿茶之间,不寒不热,既能消除余热,又能恢复津液。在阳气减弱,阴气上升的秋季饮用,可以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缓解秋燥;而且还有消脂、去油腻的作用,想保持身材的人可以经常喝。

白茶:处暑时节,天气肃降,痰湿、湿热的人,身体容易燥金郁表,内热不出。这时候适宜外出运动,使内热宣达。动则生阳,身体寒凉的人也适合运动,但需要注意不可过量,微微出汗即可。秋燥口渴的人,可以泡一点清润的白茶、普洱饮用,化痰润燥,解郁轻身。

 处暑吃梨

说起秋天,首先映入脑中的是一个丰收的场面。各色蔬果粮谷次第成熟,其中,最能代表秋天的,可能就是清甜爽口的梨了。

梨子中高达 85.8% 都是水分,口味爽脆,酸甜适口,所以,梨作为补充水分的解渴水果,效果很好。

梨子中胡萝卜素含量比较丰富,而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 A。吃梨子对于预防夜盲症、促进眼睛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梨子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2,它能促使皮肤、指甲、毛发的正常生长,预防和消除口角炎。

梨的吃法 

冰糖雪梨(by日食记)

材料:枸杞、冰糖、雪梨

做法

雪梨洗净去皮,切去顶部当作盖子,将中间的核挖空。在雪梨中间放入冰糖和枸杞,盖上盖子中火隔水蒸一小时即可。

秋梨膏(by小白素食记录)

材料:梨2500克、红枣几个、冰糖50克、百合20克

做法

1. 梨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干百合(或直接用新鲜百合两头)用水泡软,红枣去核留肉,一起放入搅拌机中打成泥

2. 把泥和冰糖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左右

3. 把锅里的混合物用滤网过滤一下(用勺子不断的压),把汁留在锅里,剩下的泥再用纱布(两块叠起来用)挤一下,把汁挤到锅中。(此步骤注意不要烫到手)

4. 泥扔掉,汁留在锅里继续小火煮30分钟即可(如过不加冰糖只加蜂蜜的话要待梨膏冷却后拌入)

5. 冷却后装入无水无油的干净可密封容器中入冰箱冷藏,每次用干净的勺子取,至少可保存一个月

⑦ 处暑汤粥

// 黄芪粥 //

给身体补充满满能量。处暑节气处在一个热凉交替的时期,饮食讲究温润,不求过分进补。

黄芪是补中气的,相对温和。“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肿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

黄芪性温,入脾、肺二经,因此它提升脾肺之气的功效最强。但凡气弱体虚的朋友这段时间都可以用黄芪来补充能量。帮助身体提升中气,增强免疫力,到后面深秋寒冬的时节就不容易生病了。

吃黄芪,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喝黄芪粥。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液,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用黄芪煮粥,配大米最好。大米也是补气的,能增强黄芪补益的作用。

材料:黄芪60g,大米100g

做法

将黄芪清水浸泡一晚,加100g大米一起煮成稀粥。食用时将黄芪药渣捞出不要。

// 黄小米燕麦粥 //

黄小米健脾和胃,桂圆补血、补心安神,味道甘甜。紫米补肾益精,麦仁帮助消化,燕麦清肠润燥,合而为粥能宁神养血,养心除烦,健脾补虚,适合处暑时节日常补身。

材料:黄小米10g,麦仁米15g,燕麦米20g,桂圆肉10g,古法紫米15g

做法

将食材简单清洗,浸泡3-5小时。放入砂锅中大火煮沸,小火慢炖半小时。

⑧ 多吃这几类食物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海带、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等,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

❤饮食宜适当多吃些滋阴多汁之品,如西红柿、萝卜、芝麻、冬瓜、梨、葡萄、桂圆、芒果、木瓜等。

❤此节气华南地区秋雨较多时,湿气仍然较重,要照顾恶湿的脾胃,一些健脾的食物很适合,如玉米、土豆、莲子、竹荪、黄豆等。

⑨ 滋阴养血,乌发固肾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高世栻注解:「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即春夏养阳,以养阳之生长,秋冬养阴,以养阴之收藏。

时至处暑,暑去秋来,正是该养阴的时节。平时运动切勿大汗淋漓,日常饮食也要偏清润滋补,少食辛辣,多喝粥汤。秋来很多人都容易掉头发,平时多吃黑芝麻、黑豆、核桃、桑葚干等食物,补肾固肾,乌发养血。

处暑过,暑气止,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

责任编辑:韩晓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