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有这么一座山,海拔仅98米,山顶有3幢红色蘑菇楼,就像是三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屹立在青松绿树之中,格外醒目。她叫信号山。 1931年,红学家俞平伯来青游览时,曾为信号山题写过一首诗:“故人邀我作东游,可惜年时在早秋。三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
百年以前,在这座海拔不足百米的小山上,曾有一块刺痛国人内心的“占领青岛纪念碑”。
百年之后,这座曾经的传递军事信号的信旗台,成了老百姓的“空中花园”,遥望着山下的“五龙路”,陪伴着青岛人的喜怒哀乐。
据青岛文史学者鲁海介绍,信号山以前没有什么名字,非常荒凉,都是石头,所以老百姓叫它大石头山。
1897年11月,德国殖民者进攻青岛。从海上袭来的德军登陆不久,便攻占了这座荒芜的“大石头山”,并以此作为制高点,胁迫驻守此地的清军撤离。 青岛史学家袁宾介绍,信号山一开始叫“特鲁泊山”,后来叫“迪特里希山”,德国人显示在山上修建了一座信号台,用来指挥船舶进出胶州湾。
1898年11月14日,德军在半山腰上修建了一座巨大石碑,并以当时率军侵占青岛的德国海军将领冯·迪特里希来命名。石碑正中央刻了一句“大正三年十一月七日”,也就是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的日子。 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信号山”被正式定名,随后修建了如今标志性的三个红色蘑菇球,而那个刻字的石碑却神秘地消失了。 在还被称为“大石头山”时,这里的山脚下是青岛市区内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青岛村。 据记载,明代时期由云南迁来的胡氏一族来青后,最初聚居于今天信号山下的迎宾馆和龙口路一带,后因繁衍发展,原村址无法容纳。于是分出一支,迁到前海一带筑屋而居,具体位置大致在如今的江苏路基督教堂、天后宫、人民会堂和青岛美术馆四点围绕起来的区域。因地势较低,被称之为“下青岛村”,原村则被称为“上青岛村”。 “青岛村”在经历500余年的繁衍发展后,在上个世纪初被德国殖民者拆除,成为“欧人区”,而后,山下才陆续形成了龙江路、龙山路、龙口路、龙华路、伏龙路这五条民居聚居街,信号山也由此被人称为“五龙山”。 信号山因山形如昂起的龙头,因此也叫龙山。山周围有5条带“龙”字的马路——龙山路、龙口路、龙江路、龙华路、伏龙山路。
这“五条龙”蜿蜒盘旋,又与大学路、黄县路等多条路相接,就在这相交、相接中,这里的人气儿也旺了起来。
龙江路 龙江路和华山路相交的地方,初期是日本人住宅。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管了日本人在青岛开办的纺织工厂、纺织机械厂、印染厂等十几个工厂组建中国纺织公司青岛分公司,其产值占青岛工业半壁江山。在全国仅次于上海,而多于天津,故有“上青天”之称。
迎宾馆
迎宾馆坐落于信号山南麓,建造于1905年,因它是当年德国胶澳总督的官邸。故俗称“提督楼”。不过第一任总督托尔帕尔在里面却没住过几天,因为该建筑营造费用过大,达到了近100万马克。所以他回去的时候也被议会弹劾下台。换成了新的一任总督。 1932年沈鸿烈任市长后,不再入住此处,这仅作为接待宾客之用,1934年此处正式命名为“迎宾馆”;
昔日,袁世凯多次下榻;汪精卫在此召开成立汉奸政府的秘密会议;军阀张宗昌在此馆遭预谋暗算,人们称之为“凶宅”。
黄县路12号老舍故居 1934年初秋到1937年,应山东大学文学院聘约,老舍自济南来到青岛,《骆驼祥子》就是在这幢小楼上一字字写成的。
黄县路7号杨振声故居 杨振声曾任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的前身)校长,据说,当年他和教务长赵太侔就住在这由日本建筑师建造的两层砖混结构小楼之上。
青岛河 如今,这条已经不足70米的小沟,由百年的石头桥坚守着,从黄县路经过大学路一直往海边流去。没有人知道,这条已经有些浑浊的小河,就是曾被誉为青岛母亲河的“青岛河”。
大学路
与黄县路相交的一条老街,就是大学路,如今老街两旁的红色砖墙成了文艺青年的拍照聚集地,沿街的咖啡店也给这条老街带来了不少小资意味。
彼时,德国侵占青岛后,沿青岛河铺设了一条现代马路,并设有兵营,妄图永久霸占青岛。几经周折,在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与1924年利用俾斯麦兵营开办了私立青岛大学,而大学门前的路就叫大学路,也是青岛市唯一以学府命名的道路。 1930年,1930年山东大学从济南迁来与其合并成立国立山东大学;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大学内迁四川;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在青岛复校。
1958年山东大学迁回济南后,1959年在山东大学原址上建立了山东海洋学院,1985年改名为青岛海洋大学。其西围墙外就是大学路。 国立青岛大学建校时,闻一多就在大学路赁屋而居,住学校斜对面。因楼下一层光线颇暗,不久便移居汇泉。
今青岛育才中学墙外的大学路尽头就是青岛口,当年有一码头,商船云集,海运兴旺,与金口、女姑口并称为青岛的三个海口。 大学路东侧有1935年建成的青岛红万字会址,亦称道院,现为青岛市博物馆;
大学路西侧排列着庭院小楼,错落有致,草木掩映,幽雅安谧。最南端的总兵衙门,1906年后相继为海军兵营、东文书院,解放后曾一度为青岛二中校舍,1959年后建起了人民会堂。
有青岛人说,信号山下的这“五龙路”卧虎藏龙,冥冥中似乎流淌着文学基因,继而被命名为“最有文化的路”。
其实,这或许无关文化、无关基因,因为百年流淌着的母亲河,依然孕育着这座敬畏历史又不断向前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