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共享出行行业大数据出炉:60后“骑手”车技秒杀小鲜肉

共享出行正在颠覆革新交通出行方式,其中共享单车更是与支付宝、高铁和网购并列成为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近日,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发布《2017中国共享出行行业大数据观察》(以下简称《报告》),以实时打车、共享单车和分时租车这三种主流的共享出行方式为切入点,观察目前我国共享出行模式如何逐渐改变消费者的生活和出行习惯。

发展趋势:潜在市场有望达1.8万亿

CBNData《报告》基于共享单车(以ofo小黄车为代表)、分时租车(以EVCARD为代表)和实时打车(以滴滴出行为代表)平台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实时打车成熟度及渗透率最高;共享单车覆盖场景最广,使用频次最高;分时租车行业量级较小,前景广阔。

1

相比传统公共交通,共享出行优势明显

使用时间上,除去节假日因素,这三种共享出行方式的周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周间订单高峰出现在早晚高峰,通勤需求占主导,周末订单量则远高于工作日,侧面反映了共享出行满足了人们非工作日出行放松、娱乐的需求。

根据《报告》显示,到2018年中国仅汽车共享出行年市场容量有望由660亿元增长至3800亿元,其中还不包括上百亿市场规模的共享单车出行,而潜在出行需求带来的潜在共享出行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8万亿元。

分时租车:“老司机”多为80后大叔

共享汽车从出现至今发展近18年。《报告》显示,对于近郊上班族,分时租车是性价比极高的出行方式。而为了避开拥堵,绝大多数用户工作日上班出发的时间相对更早。绝大多数用户工作日上班出发的时间相对更早,集中在7点-9点;晚高峰集中在16点-18点,且晚高峰期间订单量比早高峰高出22%。

4

80后男性是使用分时租车的“老司机”

由于周末夜生活丰富,用户在周末的深夜用车需求比工作日更大,周末平均有12.6%的订单发生在23点-3点之间,为深夜出行的用户提供了保障。此外,目前使用分时租车的男性用户居多,是女性用户的四倍以上。其中,最喜欢通过智能设备使用分时租车的“老司机”多为驾龄更长的80后男性。

共享单车:60后“骑手”骑速更快

截至2017年3月,我国共享单车行业总融资额达到了70亿元,已有超过30家的单车品牌,行业竞争愈加激烈。《报告》显示,基于ofo小黄车平台数据,共享单车解决了将近80%的用户“两公里范围内出行难”的需求,起到了短距离出行和短途接驳的作用,也有效地补充了中长距离出行。

早晚高峰期间发生的订单量占当日总订单量的41.8%,工作日的早晚上下班时间的出行高峰明显,呈M型分布;订单高峰时段集中在早上7点-9点和傍晚17点-19点。周末早8点后的出行曲线呈上升趋势且更平滑。周末绝大多数用户活跃于12点-18点的午后时间。

6

60后“骑手”骑速最快,骑得最远

用户方面,80%以上为90后和80后。与此同时,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自行车的盛行,也使得60后普遍可以熟练使用自行车。即便是现在,60后的平均骑行速度也快于80后和90后,在骑行距离上也比千禧一代略胜一筹。

实时打车:解决恶劣天气出行难题

实时打车(网约车)行业在经历过多次整合后,市场格局终于趋于稳定。《报告》显示,基于滴滴出行平台数据,实时打车作为共享出行中成熟度最高的一种形式,其消费者覆盖最广,年龄分布也相对更为均匀,使用实时打车的用户主要为了满足早高峰的通勤需求。此外,用户返乡、旅游等跨城需求也催生了顺风车市场发展。

9

顺风车解决恶劣天气出行难题

如今的用户越来越未雨绸缪,在恶劣天气到来之前,做好提前计划。《报告》显示,在遭遇到暴雪天气前一晚用户顺风车订单量比前日增加了11.6%。虽然2016年11月6日早高峰(7点-10点)的出租车呼叫量较前日增加了30.3%,但出租车的订单成交量却没有明显变化,出租车已经无法满足恶劣天气下的巨大出行需求。(掌上青岛/青网记者 赵文源)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周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