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当心美容陷阱“坑”了你!这份消费提示请收好

核心提示: 近几年随着医疗美容、整形服务、美体健身等领域的消费升温,青岛的美容院也是遍地开花,随之而来的却是各种“深坑”。如何能防止被骗?一起来看看那些年的美容陷阱,以及救你于无形的消费提示。

近几年随着医疗美容、整形服务、美体健身等领域的消费升温,青岛的美容院也是遍地开花,随之而来的却是各种“深坑”。如何能防止被骗?一起来看看那些年的美容陷阱,以及救你于无形的消费提示。

陷阱一: “免费体验”藏玄机

商家往往推出的诸如“免费护理”、“免费赠送”等方式诱惑消费者进店体验,进店后碍于情面购买了自己不需要或是不想要的产品或服务,事后后悔不已。消费者不要轻信“免费”服务等宣传策略,商业活动中很少有“无偿赠与”情况的发生,作决定前要多思考,善理性,勿冲动。

陷阱二: “速成疗法”没效果

现在一些美容院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的情形,利用消费者急于求成的心理骗取消费者的信任。消费者应该正确科学地看待美容养颜健身,理性甄别广告真伪。

陷阱三: “微创手术”无资质

美容医疗机构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并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执业活动,医生也必须具备该专业执业资格。也就是说,不具备资格的美容院聘请有资质的医生来做也是违法的。消费者在决定实施“微创”美容前一定要准确核实美容院是否有医疗美容的资质。

如果你想在美容院消费,还请注意以下消费提示!

一、谨慎选择美容整形机构

当下,微整形、塑身吸脂等已经成为爱美人士的新选择,很多美容机构也借机开始从事相关的经营活动。如果美容机构有从事诸如整形、注射、纹眉、纹唇、纹眼线、穿耳朵孔等创伤性或侵入性的医疗美容服务项目的,消费者一定要选择有医疗美容资质的美容机构,不要在普通美容机构接受该类服务项目。消费者应事先查验美容机构是否持有卫生许可证、《医疗机构职业许可证》及营业执照上是否核准有医疗美容服务项目。

二、慎重选择美容产品

购买或使用美容机构推荐的产品前应对该产品有所了解,查看该产品是否为正规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是否有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是否有批准文号,是否适合自己的肤质,是否会导致皮肤过敏等;对进口化妆品还应看是否有进口许可证。特别注意所用化妆品是单人使用还是混用,防止交叉感染;防止“挂羊头卖狗肉”,此产品非彼产品。

三、对美容效果要有合理预期

对美容机构承诺的疗效,要通过书面形式达成服务协议。其中应包括使用材质、期限、美容预期效果等条款,同时留下可供对比的证据,不要轻信美容院的口头承诺,以免日后出现纠纷责任归属不清的情况。要特别注意美容机构提出的各种达到美容效果的条款是否适合自己,比如节食、时间要求等,要三思而后行。

四、办理美容预付卡要谨慎

办理美容预付卡时要选择规模较大、信誉度较高的美容机构;要了解清楚预付卡的使用范围、期限、功能、退款条件、违约责任等条款,特别要关注商家终止服务、商铺转让时的限制性约定,并确认是否允许中途退款;要量力而行,避免一次投入过高,承担过大风险,应尽量选择时限较短的月卡、季度卡,充值消费时尽可能选少量多次的,以便有效降低预付消费的风险;要妥善保管好办卡时签订的有关协议、付款发票等证据,便于日后出现纠纷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消费者在美容整形消费中遭遇侵权,请保留相关证据,可以先找经营者协商,协商不成,要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直接向法院起诉。(掌上青岛/青网 见习记者姜玲 综合整理)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