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 琳
“报告里说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要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虽然我只是一个地方小戏的‘班主’,但我感觉我们戏剧团一直在做的就是这个。”6月14日,沾化县渔鼓戏剧团团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王春贞代表自豪地说。
中等个头儿,宽阔的脸孔,笑起来憨憨的,貌不惊人的王春贞一披上戏服,就是渔鼓戏舞台上数一数二的“角儿”。脱下戏服的他,带头挖掘整理渔鼓戏精髓,有着270多年历史的渔鼓戏就震动了戏剧界,在“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上连续五届夺得一等奖,创造了中国曲艺界的奇迹。
你想不到,就在11年前,渔鼓戏还“沉睡”在沾化县胡家营村,没落多年,濒临失传。
“2006年,我们剧团准备排演一出吕剧,参加博兴小戏节。国家级非遗吕剧传承人王永昌劝我们,现在国家鼓励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提议唱沾化特色的渔鼓戏。”王春贞说,老先生的提议让他心中一亮。渔鼓戏独属于沾化,当地人非常喜爱,民谣称:“扔下牲口撇下筐,庄里传出渔鼓腔”,“不娶老婆不睡觉,就是落不下渔鼓调”。
“说不定,渔鼓戏能给剧团带来转机,带来‘火种’!”王春贞先后多次到渔鼓戏的发源地胡家营村调研,采访渔鼓戏老艺人,积累了大量原始唱腔、唱词等珍贵资料。可惜,当时会表演渔鼓戏的艺人只剩下65岁的刘尊禄在内的四个人。多次考察后,王春贞发现,渔鼓戏在唱腔节奏、功夫架势上都有其独到的艺术价值,于是,他下定决心,抢救渔鼓戏,走戏曲新路。
改革必然有风险。剧团里,有人担心“走错戏路”,没法回头。一位老演员甚至当众指责王春贞:“你小子要是干砸了,就砸了大家伙的饭碗!”王春贞向大家承诺:如果失败了,他一人负责所有开销。
“拯救非遗,一天也不能等!”王春贞领着剧团主要成员立即赶到胡家营村,与4位老艺人同吃同住一个多月,抢救整理出了《魏征斩小白龙》《高老庄》等多个剧目。2006年5月,沾化吕剧团改称沾化渔鼓戏剧团,随后紧锣密鼓编排了新渔鼓戏——郑板桥系列剧之一《审衙役》,在当年的第四届中国小戏艺术节上获得7项奖。
渔鼓戏在全国初步打响了名堂,王春贞知道,这远远不够。“文化遗产保护不能与市场脱节,不能让历史珍品躺在书本里、存在光盘里、搁在展厅里。重新激活渔鼓戏,需要我们不断创作新剧目,用本地戏唱本地的人和事,传唱美德善行义举。”王春贞说。
在这一思路下,近年来,王春贞带领剧团连续创作排演了《墙角》《枣园夜曲》《冬枣树下》等以沾化人为原型的现代戏。最近,剧团正在全力以赴排练小戏《老邪护印》,讲的是沾化一位村干部认真管理村里的公章、不让滥用的真人真事。
现在,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沾化渔鼓戏剧团一年能演出二三百场。“2013年省里给我们配了流动舞台车以后,声光电设备齐全了,再也不用花两个多小时搭舞台了,演出也不再风吹日晒了。”王春贞说,演出硬件好了,剧团效益高了,要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小戏,唱好时代的“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