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侗族人做一套衣服要三年

核心提示: 每次旅行就像在翻阅人生,而忙碌的我们或许未曾有时间去打理。

在我的旅行地图上,贵州还是个空白,尽管多年前去过贵州,但我把没有图片和文字记录下来的旅行,都归为空白。因此,这次的黔东南采风,除了观赏风景,更多一分观察身边的一些人文风情,以使他们成为故事。

肇兴侗寨

肇兴侗寨

做侗服像一道风景

我国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湖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处,黔东南的黎平县、从江县有全国最大的聚居区,侗族文化在这里代代相传,源远流长。入住肇兴侗寨的当晚,美女地导贝贝说:清晨或傍晚人稀安静时,你们在侗寨会听到“梆梆”的木头敲击声。

饭后我寻着侗寨的溪边慢行,果然“梆梆”的声音由远及近,房前屋后的屋檐下,三两个侗族妇女举着木制锤子,在平铺的石板上锤打着一块布料。与她们仔细交流,原来是在制作侗服。

捶打侗布

捶打侗布

晾晒麻纱

晾晒麻纱

贵州东南部的侗族保存着许多叶茂根深的传统文化,服饰文化就是其中的精髓。这里的妇女至今保持着手工制作侗布和侗衣的传统。天气晴好的时候,一排排侗族妇女坐在一起,穿着民族服装,纺纱机声“吱吱”响,成为侗寨街头的一道风景。

侗族妇女纺纱

侗族妇女纺纱

做一套侗服要三年

侗服的原材料,早先主要来自于寨子周边山里的麻树皮,她们将麻树皮分拆成丝,不断柔洗去其树汁液,晾干。后来又加入一些棉花,面料也变得更加细腻。织好的土布是白色的,要进染缸染色多次,通常是植物染料,以深蓝色、暗红色居多,如果加入一些草木灰,可使其颜色更深。经过浸染,晾晒的次数越多,布料纹理越紧密,光泽度越亮。然后还要涂上蛋清经几番地捶打。光染色、捶打这个过程就需要历时约11个月。

侗服染缸

侗服染缸

漂洗

漂洗

最后根据需要量体裁衣,侗族服装从着装对象来分,可分为男装、女装和童装三大类。女式服装不光需要裁减服装样式,还得在衣服各个部位绣上复杂的侗绣和银饰。侗族人说,做一套盛装的服饰,从制纱、晾晒、纺织、染色、捶打、凉干、裁剪、绣花到成衣,要三年时间。

晾晒

侗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侗族人的服饰可分为常装与盛装两大类。平时穿常装,节庆或“为耶”时才穿盛装。侗族服装宽松舒适,透气吸汗,既适合歌舞表演,也利于田间劳作。成品的侗服闪闪发亮,盛装的侗服更是精美绝伦,在节日或是表演的时候穿起来,可以充分展现侗族服饰文化的精髓,和侗族人勤劳灵巧的双手,就像侗寨鼓楼一样遗世独立。

常装

常装

童装

童装

由于侗衣制作太过复杂,很多年轻女孩已经不会这门手艺了。随着侗族老人渐渐辞世,传统的侗衣制作工艺也正面临着失传的危境。

盛装

盛装

肇兴侗寨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江晓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