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引进高校已达29所 山大二期预计2020前完工

    更新时间:2017-05-26 06:09  

大学是城市的创新引擎。一座城市拥有大学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乎城市的创新力量。

青岛,引进,大学

截至目前,青岛市已引进并初步运行的高校(机构)有13所,已签署合作协议并正在推进的国内外高校(机构)16所。山东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一批“985”“211”高校在青岛设立校区,并已计划或开始招生,青岛学生足不出“青”,就可实现在家门口上名校的梦想。

山大青岛校区:“十三五”末学生达两万人

自去年9月份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启用和招生以来,一举一动都备受岛城市民的关注。去年, 山大青岛校区迎来首批1000余名新生。与青岛市共建,总投资15亿元的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二期工程已经启动建设,预计2020年前全部完成。

按照规划,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山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等6个学院及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环境研究院、光学高等研究中心、县域发展研究院、海洋研究院、高等研究院、粒子科学技术中心8个研究机构将整建制搬迁至青岛校区。

据了解,到“十三五”末,山大青岛校区学生总数将达到20000人,其中普通本科6200人,硕士5850人,博士1600人,留学生1200人,国际合作学生4750人,教职员工总数达到5000人。山大青岛校区二期工程已经启动建设,2020年之前将全部完成。

据悉,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校之初就采取高起点战略,定位高端化国际化,力图把青岛校区建设成为高端人才的聚集和培养基地、高端学术和应用技术研究基地、高新技术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基地、高水准的国际学术交流基地。

山大青岛校区在“十三五”期间学科建设中将继续积极深化与包括美国芝加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莱斯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国外诸多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办学。不久前山大青岛校区还与青岛市、英国剑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创新转化学院和国际创新转化实践基地。

山大青岛校区还将规划建设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山东大学国际Agent学院、山东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山东大学创意学院、山东大学政府管理(公共治理)研究院等12个学院(研究院)。

北航青岛校区:2019年建成招生,远期规划两万人

不久前,山大青岛校区也迎来了它的新邻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蓝谷管理局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协议,共建北航青岛科教新城,开展本科及以上全日制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国际交流等,北航青岛科教新城包括北航青岛校区和北航科技园两大板块。

其中,北航青岛校区计划先期入驻启动研究生院和微电子学院,逐步开办7个专业,包括航空航天、材料科学、智能制造、微电子、仪器仪表、智能交通、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工程。据了解,北航青岛校区将分为三期进行建设,2019年建成招生。一期五年招生主要以研究生为主,二期开始招收本科生。前两期规模为10000人,远期规划为20000人。

北航科技园将结合青岛市产业特点,重点孵化、转化航空航天、医工交叉、材料科学、智能制造、微电子、仪器仪表、智能交通等方向科研成果,推进相关高新技术与青岛地区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区域发展,成为北航除北京外最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之一。

据了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截至2016年3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拥有学院路、沙河两个校区。青岛校区建成后,将成为北航在本校之外的第三个校区。

哈工程青岛校区:2021年招收本科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海核特色鲜明,选择在青岛建校区,是学校的‘刚性’需求。”哈工程青岛校区建设办副主任孙宏放告诉记者,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将主要建设“四院一园”,即哈尔滨工程大学 (青岛学院)、国际联合学院、校企联合学院、青岛研究院和青岛船舶产业园。

据了解,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占地2000亩,总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该校区将发挥哈尔滨工程大学船海领域特色优势,按照本、硕、博全序列设计学生培养规划,大力开展国际联合办学,形成产学研用协同聚集效应,支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军民融合战略实施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016年,哈工程青岛校区已招收工商管理硕士与公共管理硕士共计80名,暂时在先期落户的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研究院学习。青岛校区目前已完成总体规划方案招标工作,将于近期开工建设,用三个“三年”实现全面运行。孙宏放说:“按照计划,到2019年,校园建设达到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在校生规模达到1200人;到2021年,初步完成校区一期基本建设,软硬件达到建立国际联合学院、初步招收本科生的办学和生活条件,在校生规模力争达到10000人,其中研究生规模力争达到4000人。最终,青岛校区全日制在校生达到20000人左右,继续教育学生规模达5000人左右。”

新闻链接: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并重多所高校扎堆青岛建院所

“双一流战略”的推进也让一批名校有了“开疆辟土”,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专业的迫切愿望。除了在青岛建立校区,还有多家名校扎堆“落户”青岛建院建所,进行高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

建成于2014年的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除了集聚科技领军人才50余名,在激光焊接、3D打印等方面与地方开展了深度合作外,已累计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280余人,专业涉及机械、材料、能源和软件工程等。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院长张建勋告诉记者:“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基地是我们目前的一个工作重点,我们能承担500名左右学生的培养。”

落户于蓝谷的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将建设成为海洋产业技术研发基地、海洋产业技术转移与企业孵化基地,目前已入驻团队16个,孵化科技企业12家,与海洋国家实验室共建了联合实验室。青岛蓝谷管理局招商促进处处长程谋松说:“正在筹建的天津大学青岛研究生院计划今年招收涉海专业的研究生,预计三年内达到300—900人的规模。”

“今年计划在金融、公共卫生、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四个专业进行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后续还将开展多层次学历教育。” 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理事肖卫民告诉记者。2016年9月底,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揭牌成立,该研究院也是复旦大学在上海地区以外的唯一校区。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占地约300亩,规划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将引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研究中心、研究生教育及实习基地、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项目。

青岛科技大学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共建的中德双元工程学院,采用“产学融合、中外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高中毕业生实施4年本科教育或者6年一贯制硕士研究生教育。首批设置化学工程与工艺(涂装)、复合材料与工程(塑料工程)等2个专业,每专业招收100人/年。计划5年内增加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应用化学等10个专业,在校生规模达到5000人左右。联合国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将开展政策研究、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和利用、研究生培养、知识转化和国际交流合作等项目,并不断汇集国内外专家学者,打造一个多元化智库平台。

记者了解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将在青岛建设校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创办。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不再举办本专科学历教育。按照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校将积极推进青岛校区建设,中国社科院大学拟选址李沧区世园会附近。

除此之外,青岛还引进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到当地办学、开展科研。

 引进并运行的高校(13所)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

●上海财经大学财富管理研究院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

●大连理工大学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研究院(校区)

●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

●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校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大学生艺术创业园

●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

签约并在推进的国内外高校机构(16个)

●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中科院科教园)

●同济大学青岛高等研究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园

●西南交通大学青岛轨道交通研究院

●清华大学大数据中心和清华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

●大连工业大学

●北京大学青岛科技园和海洋研究院

●中国政法大学中美城市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青岛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岛研究院

●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

●青岛科技大学与德国耶拿应用大学等5所德国大学合作共建中德双元工程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与德国BITS大学共建中德创业大学

●联合国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

●普华永道大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