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华特·迪士尼公司发布的2017财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尽管迪士尼总营收未达预期,但主题公园及度假区的业绩成为整个财报亮点,其中开业将满一年的上海迪士尼乐园更是在本财季实现了小幅盈利。业内人士分析,上海迪士尼乐园在国内旅游市场火热的环境下,品牌IP效应远远高于其他国内主题公园,加上开业初期的新鲜度等因素,实现小幅盈利及迎客千万并非十分困难。但也应该注意到,在国内主题公园混战的形势下,上海迪士尼乐园依然存在缺乏精细化管理和回报周期长等问题,面对即将进驻中国的环球影城、乐高乐园等强劲对手,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持续盈利之路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宣布盈利
华特·迪士尼公司在最新发布的2017财年二季度财务报告中称,截至2017年4月1日的3个月内,公司营收133.6亿美元,同比增长3%,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23.88亿美元,同比增长11%。分部门来看,尤其亮眼的是迪士尼乐园业务,2017年第二财季迪士尼乐园总营收为42.99亿美元,同比上涨9%。据财报显示,本财季的营收增长归功于上一个财年三季度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开门迎客,以及美国本土主题乐园及度假区的业务增长。迪士尼乐园不仅客流增加,同时消费者在园内度假村的食宿饮食消费支出也有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迪士尼首席财务官斯汀·麦卡锡着重提及了上海迪士尼实现了小幅盈利,并且即将迎来第1000万个游客。
华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对此表示,“上海迪士尼的游园人数超过我们当初最乐观的预测,新增的 玩具总动员 园区建成后相信将继续提高乐园的受欢迎程度,而这仅是在上海几个扩建计划中的第一个”。据了解,上海迪士尼乐园于2016年11月宣布将新增“玩具总动员”园区,计划2018年向游客开放。
实际上,华特·迪士尼公司方面从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伊始,就对其入园人数和盈利能力充满信心。罗伯特·艾格在迪士尼2017财年一季度财报发布时就曾表示,在几乎整个新春假日期间,上海迪士尼乐园都以最大承载量进行运营。在迪士尼2016年财报发布时,迪士尼CFO斯汀·麦卡锡称,上海迪士尼有望在2017财年“更接近实现盈亏平衡”。从这一表述看,此次上海迪士尼乐园在第二季度实现小幅盈利也超出了迪士尼方面的预期。
品牌效应
“有万达在,上海迪士尼20年内盈不了利。”王健林豪言的热度还未完全退去,上海迪士尼乐园就已经成为迪士尼全球乐园业务二季度增长的引擎。在国内一半以上主题公园还在亏损的状态之下,上海迪士尼乐园为何能在开业将满一年之际便实现盈利?记者就此询问了华特·迪士尼中国企业传讯部相关负责人,但截至记者发稿前未得到答复。
在财报发布时,罗伯特·艾格称,迪士尼对优质品牌内容、创新科技及全球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久经考验,这三大战略重点也直接帮助公司取得了强劲表现。多名业内人士也对记者表示,迪士尼的品牌知名度是该乐园在国内业绩突出的关键因素。易观国际分析师朱正煜分析称,迪士尼IP效应很强,远高于长三角现有的主题公园,像欢乐谷、方特等主题公园的投资规模和IP吸引力很难与迪士尼抗衡,加上上海迪士尼乐园背靠旅游消费能力强劲的长三角地区,同时高铁和航空的便利性,以及免签等政策也吸引了其他地区的游客,上海迪士尼年客流量达到1000万并非没有可能。
另外,今年国内游增幅较高,从中航信的航班数据可以看出,游客对于国内游的热度提升,这也使得迪士尼能够截流更多游客。且随着国内旅游消费的升级,传统的观光游已经逐渐被深度的体验游所替代,从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五一”小长假数据来看,上海迪士尼乐园位居全国十大热门景区榜首,游客人数超过黄山风景区、峨眉山等传统5A级景区。
另据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坦言,根据英国欧睿信息咨询公司和世界旅游交易会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20年,中国主题公园的门票收入预计会激增至近120亿美元(约合815亿元人民币)。可以说,在队伍日益壮大的中产阶层推动下,中国主题公园产业很可能在今后几年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第一大市场。“庞大的市场需求,本身就成为主题乐园的盈利底气”。
华美顾问集团首席知识官赵焕焱指出,基于迪士尼乐园的效应,可以拉动旅游、酒店、餐饮、文化、服饰、玩具、科创、零售等多个产业的收益。第一年1000万人次的客流量估计因此拉动的相关产业收益应该也不菲。相信扩建后,不仅是上海迪士尼乐园,连带整个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都会有进一步的业绩提升。
围攻之势
虽然主题公园度假区板块业绩亮眼,但是华特·迪士尼公司的整体成绩并不理想。在华特·迪士尼公司的财报中,消费品和互动媒体业务收入下降11%至11亿美元。迪士尼是全球最大的零售授权商,品牌的衍生消费品众多,可在《冰雪奇缘》和《星球大战》之后,衍生消费品业绩就没有延续昔日的辉煌。在这季度的财报中,迪士尼把消费品收入下降的原因归为去年同期的《冰雪奇缘》等电影周边产品大卖,今年同期没有可与之媲美的电影所致。但是据了解,《冰雪奇缘》于2013年上映,有业内人士表示,迪士尼的这种说法侧面印证了迪士尼近几年并没有制作出轰动的IP足以支撑消费品。即使是迪士尼这种好莱坞大公司也是几年磨一剑,才会拿出名利双收的IP形象,可见品牌IP的市场持续性需要进一步提升。
就上海迪士尼乐园来说,作为中国内地首次引入的国际大型主题公园品牌,也遇到过一些“水土不服” 的情况,包括设备故障、黄牛倒票、网购票无效、排队时间过长、园区管理运营不到位等问题,使得上海迪士尼乐园一度陷入舆论的漩涡。中国旅游研究院博士战冬梅称,迪士尼在上海的运营,远没有在东京和香港那样精细,当然,这与游客过多有一定关系。但在旺季之时,东京迪士尼游客也很多,整体管理还是井然有序,游客体验感好,这值得上海园区反思。
国内主题公园混战激烈 ,对于上海迪士尼乐园的首轮胜出,有业内人士表示,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第一年的新鲜度可能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南通方特探险王国、杭州宋城景区、上海欢乐谷等主题公园虽暂时无法与其匹敌,但还是能起到一定的客源分流作用。而随着具有强大IP品牌的环球影城落户北京,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未来,随着香港迪士尼扩建计划顺利通过,除了与其他品牌的主题乐园厮杀外,上海迪士尼还要提防自己的香港同门。
此外,虽然上海迪士尼乐园在2017财年二季度实现了小幅盈利,但这里的盈利是基于可变成本的盈利,并不是收回投资,一般来说,主题公园7-10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上海迪士尼乐园作为回报周期长的业态,未来能够收支平衡或者实现盈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