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从"大老虎"到"小官巨贪" 二百多典型案例敲"警钟"

核心提示: 近日,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让检察部门的工作受到人们关注。记者日前探访市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看到,经过

近日,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让检察部门的工作受到人们关注。记者日前探访市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看到,经过全面改造升级,这里增加了更多的科技元素,展示内容更具有互动性、层次性和视觉冲击力。

据了解,教育基地自2013年7月开放以来,接待参观人数达2万余人次,被山东省普法办命名为“全省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去年下半年,市检察院对教育基地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增设了触摸显示屏、电子互动系统等多媒体设备,以及电子沙盘、模拟监狱场景、幻影成像、3D影院等设施,拍摄了青岛检察机关首部预防职务犯罪3D微电影《路》。“我对检察院教育基地的多媒体印象深刻,从中受到了教育和启发,今后我会吸取展览中典型案例的教训,秉公执法,做好自己的工作。 ”城阳区林业局党组副书记、纪检组长崔向学参观了基地后说。此外,展示内容突出“新”字,集合了史料、案例及漫画、公益广告、廉政短片等图片、文字、视频的多种表现形式,设置了高瞻远瞩、时代强音、反腐历程、以案释法、数说腐败、忏悔实录等十个展区。

市检察院副局级检察员孙凤江介绍,教育基地选取了全国、全省、全市200多个典型职务犯罪案例重点展示,并精选了部分贪官的忏悔书信、职务犯罪剖析表等实物图片和悔罪视频,再现了贪腐官员走进铁窗、追悔莫及的悔罪心理,给参观者以深刻的警示和教训。这些案例全部为“十八大”以后被查处的人员,从以周永康为代表的“大老虎”,到乡镇干部等“小官巨贪”都包含在内。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徐美中

■典型案例

贪腐手段花样繁多“小官巨贪”发人深省

崂山区午山社区“两委”原负责人王某某,采取伪造房产证明、虚增房屋面积等方式贪污、侵占国家拆迁补偿款290万元,挪用社区公款9000万元,用于个人和他人企业经营;在政府投资修建午山水库溢洪道及旧村改造工程中,收受承包商和开发商贿赂2875万元,给国家、集体和村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不负责任乱用权力玩忽职守情节严重

沈某某,原市房地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2009年至2011年3月,在办理市南区某某路数套房产借款抵押权登记过程中,违规办理超过约定价值的抵押权登记,造成数名抵押权人超过抵押房产约定价值1241余万元的债权无法受偿;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违规办理房产过户,造成房主损失560余万元;为帮助他人办理违法房屋房产证,行贿3万元。 2015年7月,法院以玩忽职守罪、行贿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三个月。

贪污挪用二百余万钱款用于个人理财

刘某某,原平度市凤台街道办事处西潘家疃村报账员。2013年1月至2月利用职务之便,两次挪用本村土地补偿款200万元用于个人理财。另侵吞本村土地补偿款银行利息万余元。2014年8月,法院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六年。

■新闻延伸

多种形式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活动

2016年,我市检察机关在大力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同时,针对职务犯罪易发、多发行业和领域,充分运用警示教育、法制讲座、廉政公益广告宣传、检察官联系大项目等行之有效的形式,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联席会议、行贿档案查询、预防特派员制度,预防职务犯罪志愿者、廉政风险防控等机制,积极开展富有成效的预防职务犯罪活动。充分发挥市检察院警示教育宣讲团的作用,开展了“2+1订单式”警示教育巡回宣讲上百余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组织社会各界参观市检察院警示教育基地60余次,教育基地被省普法办命名为“全省法制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在地铁、东方影视城等49个重点项目中开展预防工作。先后与青啤集团、中铁集团、中建八局、一汽集团等30余家单位开展检企共建工作,同步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志愿者工作站21处,在社区、项目一线现场建立基层预防文化传播点14个,在重点场所设立固定宣传阵地50余处,与市教育局共同策划印制了关于教育系统预防违纪违法廉政宣传册,加大预防宣传力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孙丽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