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以香料花瓣等形态出现 具有较强致幻能力

来源:新京报    更新时间:2017-02-17 09:06  

近年来,新精神活性物质迅速蔓延,已成为继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后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记者昨日从国家禁毒办了解到,2016年以来,我国各地共缴获已列管新精神活性物质800余公斤、非列管新精神活性物质超过1吨。

“新型毒品”以香料、花瓣等形态出现

新精神活性物质其英文名为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简称NPS。它也被称为“策划药”或“实验室毒品”,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而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的毒品类似物,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成为继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后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

据了解,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社会危害性十分严重。吸食此类物质诱发的恶性暴力案件、致幻引起自杀、过量吸食导致死亡的案例屡有发生。比如2012年美国迈阿密“啃脸”事件就是一吸食卡西酮类物质人员所为。日本研究发现,滥用该类物质导致的暴力犯罪案件是管制毒品的7倍。

最近备受关注的芬太尼类物质,也是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一种,是以芬太尼为代表的人工合成强效麻醉剂,属于阿片类物质。其中,卡芬太尼是芬太尼类物质的典型代表,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杨森制药公司首次合成,具有类似其他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其药效约为吗啡的10000倍,成人的致死量约为2毫克,强于其他芬太尼类衍生物。

“国内滥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案例也开始增多。”国家禁毒办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副巡视员邓明表示,2016年共发现22份可直接吸食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制品,主要由云南、湖北、辽宁等地公安机关在娱乐场所缴获。

“从外观看,这些制品以香料、花瓣、烟草及电子烟油等形态出现,与海洛因、冰毒等常见毒品相比伪装性更强。从成分看,它们含有多种合成大麻素成分,具有较强的致幻能力。”

国内新现数十种非管制物质

新精神活性物质管制是国际禁毒领域公认的难题。除新精神活性物质本身品种变化快等管制难点外,开展国际合作也存在各国立法不均衡导致的合作法律障碍等问题。

“新结构的非管制品种不断出现。”据邓明介绍,境内外不法分子一旦发现某品种被列入管制,在短时间内即研制出新的非列管新精神活性物质。一些不法分子改变过去照单生产的固有模式,开始自主研发非列管品种并向外推销。

“2015年10月以来,国内新出现了数十种非管制物质,其中有10余种属于在全世界首次发现。”

对此,我国加强了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管控和打击力度。据了解,目前新精神活性物质部分在我国生产,主要是一些具有化工、医药知识的人员受利益诱惑驱使,根据境外不法分子品种、数量等需求,网上联系,订单式生产,邮寄输出,利用各国管制差异逃避打击。

针对上述情况,邓明表示,2016年以来,根据相关国家执法协作请求,部署有关省核查向境外邮寄新精神活性物质线索,各地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数十人,捣毁新精神活性物质非法生产窝点8处,缴获已列管新精神活性物质800余公斤、非列管新精神活性物质上吨。

■ 追访

4种芬太尼类物质新列入管制目录

目前,我国对新精神活性物质加强了立法管制。2001年,我国将氯胺酮列入管制。2010年以来,将国际社会反映突出的13种新精神活性物质相继列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

2015年10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一次性列管116种新精神活性物质。

近日,公安部、国家食药监局、国家卫计委联合发布公告,决定将卡芬太尼、呋喃芬太尼、丙烯酰芬太尼、戊酰芬太尼等4种芬太尼类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自今年3月1日起开始实行。至此,我国列管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已达134种。

责任编辑:丁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