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红岛大洋等村落升级改造 现红岛"红村"景观

    更新时间:2017-02-12 12:11  

去年年底,红岛棚户区改造正式启动,随着红岛的升级,东大洋、西大洋等老渔村也将改变模样。近日,青岛晚报瞰新闻团队从空中记录下了红岛的渔村面貌。

“为儿子婚房发愁的老父亲,不用再皱着眉头抽闷烟;抱着孩儿的小媳妇,期待着早日搬进楼房,让自己的儿女,和隔海相望的对岸孩子一样,过上真正城里人的日子。冬天,不再为取暖而烟熏火燎;晚上,不再为上茅房发愁;雨天,不再怕道路泥泞。”一段红岛人自己谱写的曲子唱出了每个红岛人的心声。

从胶州湾大桥驶入红岛,首先展现眼前的便是东大洋。随着无人机升空,东大洋的村落全貌展现在记者眼前。村子整体呈方形,东侧中间位置有一片房屋,从东往西看,如同一个巨型的乒乓球拍。一条东西主干道贯穿村子,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搭上了红棚子,从空中看起来整齐划一。村民们得知记者在空拍,纷纷跑来观看自己的村落全貌。记者了解到,东大洋南濒胶州湾,隔海与青、黄二岛相望;土地总面积42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840亩。这里山不高,水不深,属胶州湾的东海。东北与女姑山“一衣带水”,隔海相望,胶州湾跨海大桥与之相连。东大洋社区海产资源丰富,渔业是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海域内水产资源丰富,盛产牡蛎、杂色蛤、海螺、大蛸、红盖蟹、琵琶虾、墨鱼、鳗鱼、偏口、黄姑鱼、蛏蚶、海菜等近百种。

随后记者又拍摄西大洋和观涛村。西大洋外观与东大洋基本一致,从空中看起来更为整齐,东大洋和西大洋是红岛南侧最靠近大海的两个村子,经济条件也非常不错。

记者了解到,西大洋村原名赵家村。清光绪年间,因村的位置近海,又在“东大洋村”的西边,所以更名为“西大洋”。西大洋村前面临大海,北接岙东路,与晓阳村相邻,隔海可见青岛市之美,东可观崂山之巍,西临“顶盘口”安全港,交通便利,景色优美。耕地面积1519亩,居民1356户。社区三面靠海,因胶州湾内水质饱含微生物,生产各种鱼、虾及贝类等海产品特别肥美,远近闻名。社区南部海岸多有海蚀崖、海蚀平台及裂隙,形成了姊妹石、将军石、石过道、石船等自然奇观,又有娘娘庙等人文景观。和东西大洋比起来,观涛村等周边几个村落都小得多,有的村落还有不少房屋是黑色的瓦片,年代感十足。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宋新华东大洋全景图。宋新华 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