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十三五城市管理规划:开创青岛治理模式

来源:青岛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7-01-24 16:12  

今天上午,我市发布“十三五”城市管理规划。《规划》明确,到2020年,青岛将打造“城市管家”品牌,使城市管理体系大完善、执法大规范、供给大提升、服务大转变、秩序大优化、安全大放心,形成“青岛治理模式”,实现城市管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我市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2020年:城市供水能力达247万立方米/日

构建和完善“三水济胶澳、七水润岛城、五纵通南北、四横联西东、保障水安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到2020年全市城市水资源总量达到9.6亿立方米,城市供水能力达到247万立方米/日。

推广非常规水资源应用,制定鼓励政策和约束性措施,推进再生水和海水淡化的应用。启动事故应急备用水库建设,解决我市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在发电、石化、钢铁等工业企业实施淡化海水替代淡水并逐步扩大使用范围。海水淡化能力达到60万立方米/日,建设国家海水综合利用示范城市。全面推广使用再生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新建居民小区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保持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

 2020年:市区管道燃气气化率90%

到2020年,实现全市天然气年供应能力77亿立方米,建立应急备用气源保障体系,保障10天基本用气需求,市区管道燃气气化率达到90%。

新建供热管网1200公里,推行多种能源联网运行模式,试点泛能网运行方式,实施燃煤锅炉超洁净排放改造,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供热体系,实现城市供热向精细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发展;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清洁能源供热,组建专业的清洁能源服务公司。到2020年,全市清洁能源供热面积达到1.8亿平方米(市区1.5亿平方米),占总供热面积的57%(市区60%)。

  2020年:年挖掘道路不超过道路总量的10%

加强既有道路设施整治,明确市政工程设施移交管理办法,市政工程设施增设二维码“身份证”标识,建立完善市政设施管理大数据库;严格落实掘路计划,减少道路挖掘量,到2020年,年挖掘道路不超过道路总量的10%,反复开挖的“马路拉链”问题明显改善。

 2020年:市区每平方公里公厕不少于4座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到2020年,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市区道路清扫保洁达标率达到100%,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8%,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率95%,市区每平方公里公厕不少于4座。

 202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15平方米

按照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要求,推进公园建设,试点“口袋公园”,扩展城市绿色空间,到2020年,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保持15平方米以上,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泊位数与机动车比例为1.2:1

加强市容环境维护和公共场所秩序管理,将火车站、公园、广场和海水浴场等公共场所打造成为城市管理示范窗口;加强公共空间管理,2019年6月底全面完成我市既有违法建设治理任务,规范设置户外广告,规范“城市家具”设置;营造舒适安居环境,编制便民摊点群规划,打造市场、摊点等10分钟便民服务圈。规范停车场所管理,整合市区道路泊车资源,打造道路泊车青岛模式,泊位数与机动车比例为1.2:1,达到国际公认的合理比例。

 2020年:主干道亮灯率达到98%

完善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厂网协调、排涝顺畅的大排水体系,到2020年,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8%以上;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

实现城市照明“零盲区”。全面推进城市绿色照明工程,到2020年,新改扩建城市道路装灯率达到100%,主干道亮灯率达到98%,次干道、支路亮灯率达到97%,道路照明设施完好率95%,道路照明亮灯率98%,景观照明设施完好率93%,高效光源应用率不低于90%,LED路灯应用率达到30%。

2018年: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全面提升饮用水水质。推进水质预警系统建设,实施水质全过程监控。采取随机抽检、第三方检测等方式,强化水质监管,推进水质安全和品质“双提升”。到2018年,现有城市供水水厂全部完成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在中心水厂等新建扩建工程中增加膜深度处理工艺,出厂水质达到直饮水标准。

按照“大分流、小分类”的原则,以“源头减量化、处理资源化”为目标,制定《青岛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技术导则》,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90%,大中型餐饮单位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95%。促进再生资源与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两个网络系统融合发展,统筹规划废旧物品回收体系,拓展废旧衣物、塑料饮料瓶、包装纸类等回收业务,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市民对垃圾分类知晓率争取达到95%以上。

提高城市防汛排涝能力,实现超标准降雨不发生严重内涝,统筹推进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到2020年,25%以上的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记者 朱颖

责任编辑:丁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