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镜头带你瞰山角社区 留住最珍贵的记忆

来源:weixin.qq.com    更新时间:2017-01-18 16:24  

留住更多珍贵的记忆,无人机看家乡的旅程一路向前,这次小编带您走进的是河套街道的山角社区。俯瞰老村庄,马上开始!

山角社区

历史渊源

据山角村《刘氏家谱》载,始祖“福”、“禄”、“敬”兄弟3人自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从江南砀山县(今属安徽省)大刘家村迁此。刘福迁诸城北乡逄哥庄(今属高密市注沟镇),被清乾隆皇帝称为“真宰相”的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刘统勋和体仁阁大学士刘墉为其后裔。刘禄迁齐河县。刘敬迁此山角下立村,故得名“山角底”,又名“山角里头”。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七乡村庄图载:“山角底”。1961年后,简称“山角村”。

1484727807(1

山角社区俯瞰

社区风貌

山角社区位于河套街道办事处驻地西2.7公里处,南与罗家营社区接壤,西、北与胶州市营海镇、胶东镇交界,东与孙哥庄、上疃为邻。大沽河从社区西域内流经注入胶州湾,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和胶马公路横亘社区南,水陆交通便利。社区域内东南部为丘陵地带,社区西北为全街道最高处,海拔34.7米。2003年,全社区地域面积7740.1亩。

山角社区的渔业生产比较发达,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已有大帆船从事远海作业。当时的渔港在山角村北部。1976年11月,河套公社在这里修4号水库时,从这里的淤积层中挖掘出的杉木船桅、船板残体考证,大船长约10余米,宽约3.5米,载重可达12吨。由此可知,当时的渔业生产已相当发达。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山角村西大片土地和浅海滩涂被德国强占,1914年又被日寇强占,山角村的渔业生产从此日渐衰落。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扶持下,山角村的渔业生产又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渔业体制改革后,渔业生产飞速发展,渔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广大渔民借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逐步淘汰木帆船,建起了大马力的渔机船,村里出巨资在山角渡口处依大沽河斜拉桥建渔港码头,以适用逐年增多的渔船停靠泊位,到1995年这里就已能停靠大马力渔机船160余艘,成为青岛市最大的内河渔港。渔港码头附近,为渔业生产配套服务的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如船舶修造厂、制冰厂、冷藏加工厂、制网厂、渔机配件厂等相继建立。

1484727795(1

山角社区远眺

(信息来源:宣推部)

 

责任编辑:张君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