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7青岛绘就农业供给侧改革新蓝图

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于2017年1月16日在青岛隆重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过去一年的成绩,分析形势,研究部署2017年工作任务。

会议指出,2016年各级农业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开拓创新,奋勇争先,真抓实干,实现了“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目标,获得了国家、省市领导一致认可,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获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市。

会议强调,2016年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形势主要表现为“两稳、四进”。

农业生产稳农民增收稳

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建设绿色高产攻关示范片100万亩,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7%、综合机械化水平91%,分别高出全国11个和28个百分点,有力稳定了农业生产,预计全年粮食总产342.4万吨、蔬菜857万吨、油料45万吨。

大力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拓展农民增收新路子,通过产业扶贫,精准对接、贫困户2684户、贫困人口5471人如期脱贫。预计全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连续七年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速。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

我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八,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收入150多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3168家,出口约50亿美元,居全国第一。农业电商550余家、交易额达到55亿元以上,农业信息化率58%,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力推进

获批整建制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全域禁止销售使用61种高毒高残留农药,完成农产品定性定量检测4092批次、快速检测23.6万余批次,查办违法案件510起,农产品质量安全平均合格率达到98.5%以上。

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

围绕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开展了2896个村(居)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75万人,累计分红8.5亿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通过省委省政府抽查验收,并获优秀档次,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押贷款3.6亿元。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1.4万余家,农业组织化水平、土地规模化经营率分别达到48.6%和62%,分别高出全国13个和20个百分点。

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

围绕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人文美、服务美“五美”乡村建设,全市有2600多个村庄达到省级标准,新开工建设新型社区51个,累计建成回迁256个,配套建设特色园区1207个,36万农民搬进新居、37万户居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累计新建和改扩建社区服务中心1057个,农村社区化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

会议指出,2017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全面开展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农村发展新跨越。

会议强调指出,做好2017年“三农”工作,要实现“三个突破”,完成“三个创建”,确保“一个稳定”。

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第一,大力发展园区农业。重点打造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等现代农业园区,今年市里决定重点建设50个现代农业园区。

第二,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农业“隔二连三”,制订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开展“春夏秋冬”休闲农业游活动,培育30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连点成线,推出5条以上农业旅游精品线路。

第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年内重点100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推动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规模效应。

第四,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建立农业大数据中心,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药基础数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等,全部纳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现代农业管理水平。建设益农信息服务社300家,全年电商交易达到60亿元以上。

第五,大力发展特色品牌农业。重点培育10个区域公用品牌和30个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

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第一,扎实推进农村“三权分置”改革。抓紧出台办法,健全相关程序和制度规定,完善经营权颁证制度。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扫尾工作,健全完善农村产权市场交易体系,真正让经营权活起来。

第二,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中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意见,确保完成1000个村庄改制任务。加强村干部经济责任离任审计,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强化审计监督。

第三,加快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出台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今后农业项目、资金、融资、用地等投向的重点就是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和合作社。重点抓好“互联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年内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5万人。

第四,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土地集中型、服务带动型、产业辐射型等多路径的规模经营,农机合作社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力争承担70%以上的大田规模经营作业量。支持黄岛区深入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搞好试点试验,确保国家在青的各项改革试验全部落地。

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要制订方案。搞好规划设计,各区市要抓紧出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编制完成村庄整治方案。加强美丽乡村现状调查,摸清吃透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摸清底子。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类提出提档升级的项目清单,建立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项目库,实行菜单式管理。

二是要突出重点。各区市农工办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整合各方面资金,重点实施“十百千”工程,年内培育10个集聚类示范社区、100个示范乡村和1000个达标村,打造一批达到3A级标准的美丽乡村风情带、旅游区。

三是要确保达标。要对照省考核验收指标,重点提升基础设施和村容环境、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等方面的建设水平,全面达标。

四是推进两区共建。加快在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度和竣工回迁,继续推进农村新型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年内实现全市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同步推进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支持建设10个产业园区,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第一,要补齐短板。质量安全市创建,各区市是重点。要对照创城的50个考核项、18个关键项,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提升。重点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检测、执法和追溯能力建设,建成并运行市级农业行政执法平台,开通镇级质量追溯监管平台,推动质量追溯向镇村延伸,农药、农资经营店和主要农产品要全部实现信息化监管。

第二,要加大检测力度。建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定性定量检测3700批次,逐步实现主要农作物、主要生产时节全覆盖。通过聘请第三方等,开展收储运环节“三剂”检测,确保不出问题。

第三,要加大执法力度。保持执法强度,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对违规使用明令禁止61种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严厉打击,从重处罚,全年查办农业违法案件500起以上。

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以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为抓手,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把该退的坚决退下来,把超载的果断减下来,把该治理的切实治理到位,使我市成为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样板区。

第一,深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按照减量控害的要求,大力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示范,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技术推广面积,今年要在蔬菜、果茶等作物上实现较大突破,全年新增水肥一体化9万亩。

第二,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深入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行动,推广农机深松整地、土壤有机质提升、间作套作等技术模式,实施深松整地100万亩以上,保护性耕作150万亩。加快平度南村大型沼气项目建设,加强秸秆粉碎精细还田示范,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按照不欠新账、还好旧账的思路,建设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试点区,加快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第三,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以优质、安全、绿色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年内新认证60个以上,以产品认证引领标准化生产。

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

第一,全面提升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快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装备、无级变速大型拖拉机、精准变量复式作业机具、航空植保机械、种子繁育与精细选别加工设备等中高端农机装备,推动农机装备升级换代,提高从耕种收,到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全过程机械化水平,全年农机总动力达到865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1.5%。

第二,重点突破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瓶颈”。按照全程机械化、全面机械化的要求,以马铃薯、花生为重点,大力推广联合收获和分段收获机械,力争马铃薯、花生全程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0%、83%。

第三,抓好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结合本地粮油、菜果茶、畜牧业等产业分布、种养模式,因地因产业探索推进配套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分作物、分区域建成一批全程机械化示范单位。年内争取即墨市建成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培育市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和示范镇各5个、示范村和示范农机合作社各50个,示范引领全程机械化工作的整体推进。

稳定和提升粮食产能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不是不要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产能,这是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第一,要抓好农业生产功能区建设。抓紧制订粮油生产功能区、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功能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详细性建设规划,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等,科学划定功能区,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明确建设标准和责任主体。粮油生产功能区要建档立册,上图上网,进行信息化管理,今年要建设30万亩粮油生产功能区和30万亩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功能区。

第二,要加快科技创新推广。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成立现代种业联盟,发挥束怀瑞等院士工作站优势,培育一批适合本地生态条件的粮食、油料、蔬菜和果树良种,建设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20万亩,支持平度鲜食葡萄种苗繁育基地,创建国家级区域性良繁基地。

第三,要大力开展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加强“双吨粮田”技术攻关,选择2个区市,整建制开展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推广绿色高产技术,探索绿色发展路子。壮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推广团队,组织好千村万户科技行活动,健全完善点对点精准服务机制,加快农业实用技术进村入户。

同期,市农委还组织召开了全市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和全市农业系统安全生产会议,对全市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和农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市农业系统安全生产会议强调,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要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底线思维”,下定决心,下足功夫,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要加强源头管理,在预防上狠下功夫,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边查边改,以检查促整改,以整改促落实。2017年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十三五”规划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年,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红线意识,全面落实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奠定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办公室主任工作会议要求,各区市要全方位提升,重点发力,围绕完成农村新型社区和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发布,完成“五美”十百千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年度任务,协调推进区市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来源:凤凰网)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张君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