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校园反性骚扰,不能光靠受害者勇敢

核心提示: 无论什么样的个人状态和身份(诸如“已婚”/“单身”),都不能成为任何形式的性骚扰理由。

1452667320908

这几天,一则“高校教师组织饭局骚扰女学生”的消息在媒体和网络上受到不少关注和讨论。据《新快报》报道,12月12日晚,已婚有孩子的华南××大学一名班主任邱某突然组织聚餐,当晚共有9女1男10名大四学生赴约,在9名女生中有8人遭到该教师不同程度的言语和肢体性骚扰。12月19日下午,其中3名女生在历经数天的思想挣扎之后,听取了律师的建议,选择向派出所报警。21日,华南××大学向媒体通报称,邱某因患有中度抑郁症正在病休,现已暂停其工作;校方称将严肃处理,绝不袒护。

此事传出后,“世上最大胆已婚班主任”这样的网帖标题纷纷出现,直指这桩校园性骚扰案件的令人不可思议、百思不得其解之处。近年来高校传出的性骚扰性侵害事件虽然不少(比较典型的是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春明性骚扰学生案件),施害者对于受害学生大多是一对一犯案,因为对于加害者而言,基于权力位置,铤而走险做出有违他人身体自主的事,但他们自己心里也明白,这种事情见不得人,所以才要步步为营,先对受害者进行威胁,施加心理上的压力与控制,令对方即便在受害之后也不敢报案。但无论如何,骚扰者内心和行动上仍会有几分“顾忌”。但像邱某这样毫不掩饰地、“大规模”性骚扰自己学生,难道他没考虑过后果吗?到底狂妄到什么地步才会有如此不计后果的疯狂举动?    

说到这里,应该澄清一点,无论什么样的个人状态和身份(诸如“已婚”/“单身”),都不能成为任何形式的性骚扰理由。该高校在通报中提到该名教师患有抑郁症,正在病休。但性骚扰与抑郁症有什么关系?官方通报提这个有点不明所以。国外曾有研究显示,性骚扰受害者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倒是颇高,却没听过加害者患抑郁症,会去性骚扰他人的。更何况2009年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一篇论文估算,中国抑郁症患者可能高达9000万;若患抑郁症就会性骚扰,我们的身边有多少定时炸弹?    

有受害女生对媒体表示,此前因为毕业论文和找工作的事情,才跟邱某有接触。高校班主任虽然不比高校里地位显赫的教授,却也手握管教、奖学金评定、保研、工作推荐方面的实际权力。大学生都知道,得罪班主任没好果子吃。因此有涉事女生在被骚扰时,内心反感却有犹豫,不敢当面呵斥和制止老师的侵犯行为,这让邱某得寸进尺。但这不是受害者的错。这件事上,应该问问学校,平时是否对学生、班主任和其他教职员工进行性别平等和反性骚扰方面的培训,假如事先敲响警钟,老师知道自己的边界,学生知道自己的权利,那么,就算发生有意无意、任何越界的情况,学生理直气壮、第一时间示警,好歹也能挽回一位年轻教工的职业生涯。    

平心而论,这桩性骚扰丑闻得以揭露,尤其要感谢几位受害女生。她们虽有挣扎,依然出面揭发,若有更多如此勇敢、不屈不挠的学生,那么对于校园里那些潜在的施害者就会多些震慑,基于权力关系的侵害事件才有望减少和杜绝。当然,受害者众多,报案后能交叉举证,令案情相对清楚,这是此次性骚扰案件调查得以迅速推进的原因。校园反性骚扰,不能等到事情发生了才来危机处理,也不能靠有勇气的受害者揭发才处理,而应该提早教育、事前防范,这一点,希望该高校多加考虑。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pathos不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