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科技局了解到,我市企业昌盛日电在日前举办的“第六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大会暨2016新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上斩获两项殊荣。昌盛日电在国际新能源圈崭露头角并不是岛城个例,近年来,我市海洋能源、电动车、光伏、电池等新能源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形成了国际可借鉴的“青岛经验”。业内称,新能源行业已被国家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预见,在我市新能源大项目的带动下,未来青岛有望成为国内新能源行业的重要一极。
我市光伏企业获两项国际大奖
在日前举办的“第六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大会暨2016新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上,昌盛日电荣获“2016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自主创新奖”、“2016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两项殊荣。
两项大奖分量十足。昌盛日电在光伏农业领域硕果累累,全国20余省市落地、已布局建设百余个千亩级以上光伏农业园区、全国农业园区占地面积超5万亩……这一组数据成为该公司实力最好的标签。
光伏行业虽是业内公认的朝阳行业,但却一直没有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单纯依靠光伏发电盈利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收回成本。将农业与光伏发电结合起来,为困扰光伏行业的盈利问题找到了解决之道。据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坚之介绍,“光伏农业”模式将太阳能光伏科技与现代设施农业结合起来,通过建设光伏农业大棚,棚顶发电、棚下种植,棚顶太阳能发电环保节能利于环境改善,光伏发电系统所发电力直接并入国家电网,同时在棚下选择经济附加值比较高的植物种植品种,包括高附加值果蔬、特色茶叶、优质菌菇、花卉苗木、中草药等,实现“棚顶发电,棚下种植”的双重收益,通过光伏科技与设施农业的结合,能极大满足农作物对光照、温度、湿度等生长需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在增强农作物适应性方面,昌盛日电联合国内外数十家科研机构研发出了可适合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土壤环境的光伏农业设施建造技术,以及适合不同地区农业特性的高附加值农作物种植品种和技术;与此同时,通过“园区化”、“平台化”的光伏农业综合园区的管理模式,因地制宜搭建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农业大棚。
2020年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区
在我市新能源企业的精英队伍中,除了光伏产业受关注外,海洋能源、新能源电池、洗能源汽车等行业都有着“标杆性企业”。比如,最近两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成为拉动我市经济的强引擎。在我市落户的北汽新能源青岛产业基地将直接带动300多家配套供应商来青,实现年产30万辆的产能后,预计能带动产业链上的上千家企业。
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显示,我市已拥有一汽解放、上汽通用五菱、重汽、青特等20家汽车生产企业,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完善,规模以上企业达188家,一汽大众青岛基地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青岛还将依托相关大项目和优势,打造黄岛、即墨、城阳、莱西四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北汽新能源、比亚迪都将青岛作为未来重要的生产基地,这也意味着青岛新能源产业版图的优势地位将日益突出。根据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青岛将建成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
海洋能科技研发实力国内最强
在国家非常重视的海洋新能源方面,我市更是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据介绍,作为海洋经济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的技术领域,我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展过海洋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究,新一轮的海洋能研究始于本世纪初。
2012年,我市就开始打造海洋能综合试验基地,完善海洋能配套设备制造业发展体系。目前,海洋能电力系统运行设备在青岛进行大规模产业化,同时引导和带动青岛海洋能源设备制造产业发展。
海洋专家表示,青岛的海洋能科技研发实力在国内最强、最全面,因为海洋能涉及多学科、多领域,青岛全面的涉海人才,恰恰可以在海洋能领域发挥专长。而作为即将产业化的朝阳产业,我市良好的政策吸引了众多企业参与海洋能的开发。
目前,我市在波浪能、潮流能等海上试验与测试场建设项目上填补了空白,体现了岛城相关企业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开发新一代的海洋新能源,推动海洋能装置从工程样机走向规模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