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工商局围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以打造“四个环境”为目标,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加强市场监管,大力整顿消费市场秩序,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年度业务目标完成情况
(一)打造宽松活跃的创业环境,让创业者享受更大便利。
一是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将五部门证照整合为工商部门统一核发的“一照一码”(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实现了企业登记注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 让数据网上行,让群众少跑路,减少了企业创立时的各种制度性成本,给群众带来了极大方便。实施改革后,企业“五证”办理时间由法定的39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往返窗口次数由10次减少至现在的2次。一个多月来,全市已累计发放“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3.26万张,为企业节约成本978万元。
二是进一步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出台“商事主体住所登记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实施住所申报承诺制,解决了“住改商”需要开具不扰民证明等阻碍市场准入的问题;在写字楼等办公密集区域实行“席位注册”,实现一张办公桌即可创办一个企业,为创业初期的经营者松绑解难。新政实施激发了创业热情,今年以来,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5.96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00.1万户,同比增长11.4%;市场主体总量居全省第一,全国副省级城市第四。
三是进一步削减前置审批事项。积极推进“先照后证”改革,及时调整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仅保留37项前置审批,企业在申请设立登记时需要提交的前置审批文件,较改革前减少了90.3%,使创业者更加快捷地获得进入市场的“入场券”,为企业先期发展争取了时间。
四是认真履行“双告知”职责。在全省率先开发建成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信息互联共享平台,实现了全市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在工商与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按照“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目录”,明确告知企业到相应审批部门办理审批手续,通过平台自动将信息告知相关审批部门,避免企业跑冤枉路,减少“折腾”时间,让企业快速进入“正常经营”状态。
(二)打造优质一流的营商环境,让经营者干事更有信心。
一是为民营经济繁荣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着手编制“十三五”民营经济发展规划,开展民营企业景气状况监测和专项调研,汇总编制“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指南”,推行民企注册“专办员”制度,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服务通道。打造“红盾银企家园”助企融资平台,通过动产抵押等方式,帮助民营企业融资100.14亿元。省委、省政府专项督查组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二是为投资类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针对投资类企业市场准入的瓶颈问题,制定出台了《关于规范发展投资类企业的意见》,明确准入条件和监管标准,为投资类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意见》出台以来,共注册投资类企业870家,注册资金达682.7亿元。
三是为商标品牌战略实施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优化商标注册流程,获批设立了国家工商总局青岛商标受理处,我市成为首批试点单位。目前,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10.76万件;行政认定驰名商标123件,省著名商标459件。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累计申请量近2000件,11月中旬商标品牌和马德里国际商标体系成立125周年纪念活动在我市举办。
(三)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权益更有保障。
一是牵头开展全市消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突出“吃、住、行、游、娱、购”六大整治领域,以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和沿海一线风景带为重点整治区域,聚焦市场顽疾,重拳开展整治。加强消费维权长效机制建设,建立侵权行为发现、举报投诉反应、典型案例曝光等制度,实行侵权行为有奖举报、应急性消费纠纷先行赔付,构建起了完整的消费市场监管链条。一年来,共检查市场主体38.7万户次,督促整改问题5.6万个,查处案件7936起,罚没款1166万元。特别是国庆期间,市工商局坚持局级领导24小时在岗带班、带队巡查,机关干部分7个督导组对重点区域、市场进行明查暗访,实现了市内37处重点路段,9处商圈、景区,42个重点农贸市场全覆盖检查,保障了节日期间消费市场平稳有序。
二是强化消费维权工作。以“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为原则,严格落实12315热线首接负责制,实行全单受理模式,对不属于工商职责的投诉举报,由12315转交其他部门,并做好答复工作,确保了热线打得进、接得通、受理好、分流快。今年以来共受理咨询、投诉10.39万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899万元。今年7月,按照市政府部署,完成12315与12345并线工作,热线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为规范“双11”等网络集中促销活动,提前对全市大型网络交易平台和电商进行集中约谈,发布《“双11”网购审慎、理性消费警示》,强化在线检查监控,让群众网购更加放心。组织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消费、我做主”万人消费体验活动,创新开展“约定消费•诚信同行”格式条款专项整治行动,增强了消费者维权意识。
三是提升农贸市场购物消费环境。今年市工商局承担了新建改造15处农贸市场的市办实事任务,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置、高标准建设,召开新建改造市场观摩会,建立市区两级工作协调机制,实行“驻场式”督导落实。新建改造市场全部配套有食品安全检测室、休息区、服务台和公厕,以及可追溯、打票、统计的智能秤,市场购物环境更加舒适,消费者权益将会更加有保障,目前15处市场已全部建设完工。同时,围绕反映集中的农贸市场短斤少两、欺诈宰客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查处“鬼秤”案件62件,均按照法律上限予以2万元处罚,有力震慑了市场违法行为。
(四)打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让违法者受到更大约束
一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按照宽进严管相结合的原则,起草我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努力构建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企业监管体系。积极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整合“信用青岛”涉企数据与工商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数据,建设全市企业信用信息数据服务平台,目前共归集45个市直部门的涉企信用信息489.6万条。强化信用信息公示,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面向社会公示各类市场主体信用信息365万条。
二是创新市场监管模式。推进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根据企业守法经营等情况,制定信用等级划分标准,为执法部门开展涉企监管提供重要参考。组织开展企业年报工作,2013-2015年度年报率均在95%左右。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对全市4.98万户市场主体实施了抽查,提高了监管的公平性和规范性。积极开展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工作,与人民银行、国税、地税等部门签署了“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有效限制了失信主体参与市场经营活动。
三是强化重点领域监管。聚焦民生重点行业,会同市有关部门对房地产市场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规范了房地产企业经营秩序。召开了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企业行政约谈会,通报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违法广告等典型案例,督促企业加强自律。积极推进“无虚假违法广告城市”建设,监测各类广告28万条次,警示纠正违法广告1200条次,据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测大数据统计,我市广告违法率仅0.01%,为全省最低。严厉查处利用优势地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突出问题,协助省局查处了省内首起公用企业垄断案件,罚没款680万元。
二、市民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去年“三民”活动中,共收到市民意见建议39件,主要反映企业注册登记、消费市场整治等方面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和意见建议,市局党委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纳入重点督查考核事项,狠抓推进落实,确保办理回复工作让市民满意。今年以来,随着商事制度改革、消费市场专项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以及相关责任部门的密切跟进,这些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三、存在问题及明年打算
2016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广大市民的期待和要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一是服务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有待提高。综合运用工商职能促进创业创新、提升中小企业发展活跃度的载体和抓手不够丰富,对企业发展新业态、开辟新市场、创造新产品的支持力度还需加大。二是信用体系建设步伐亟需加快。与各部门之间的信用信息融合与数据共享不够,“信息孤岛”的问题仍然存在,群众在查询使用信用信息方面还存在不够便捷高效的问题。三是消费市场秩序整治力度还需加大。目前,整治活动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消费类投诉举报数量仍然高居不下。
2017年,市工商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审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加以改进和完善,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速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更加便利群众办事创业。运用“互联网+”,探索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扫除妨碍创新创业的制度羁绊,促进扩大就业。进一步改革名称申报、核准制度,推动企业名称登记审批权限下放。做好未开业、无债权债务企业、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改革试点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二是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及时归集企业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息,建设完成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公示我市企业信用信息,扩大联合惩戒范围,逐步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格局。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细化实施方案,完善配套政策,扩大抽查事项,提高监督检查的效率和公正性。继续开展好房地产、网络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关系社会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传统媒体虚假违法广告的整治力度,研究加强对互联网广告等新型媒体广告的监管,依法处置广告违法行为。
三是切实维护消费市场秩序。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整治各类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继续实行首接责任制、侵权行为有奖举报、应急性消费纠纷先行赔付等有力举措,及时处置消费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确保消费市场秩序有序、公正、繁荣。按照功能齐全、卫生达标、管理有序、经营规范的标准,加快建设改造一批农贸市场,让市民买菜更方便、更放心、更满意。
四是全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民营经济调研,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民营经济扶持政策效果。推进银企对接、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商标权质押等工作,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抓好商标品牌建设,做好国家工商总局批复的青岛商标注册业务受理点有关工作,方便企业商标注册。建设青岛商标品牌馆,为全市优秀商标品牌企业提供展示窗口和交流平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