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图文无关
曾经风头无两的“宝宝”们高收益不再,P2P“跑路”消息让人闻之胆怯,何让自己“钱袋子”里的钱越滚越多呢?经历了那么多不靠谱的理财方式后,投资者的目光又回到了银行理财产品。然而,银行理财就一定没有“套路”吗?购买理财时,应提防哪些陷阱?
陷阱一:飞单骗你没商量
所谓银行飞单,是指银行员工私自销售非本行自主发行的、非本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简单来说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这种销售在银行中是严令禁止的,但是因为高额的回报,有些银行内部员工铤而走险。飞单类的理财年化收益率比一般的银行理财产品要高不少,一般来说,房地产信托、私募股权等领域是银行飞单的聚集地,年化收益率基本上在10%以上。但是相对而言风险也格外大。
鉴别是否为飞单产品有三种方式:一是看说明说上的产品管理人,如果产品管理人不是银行自身,而是什么投资公司,则需要警惕了,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是飞单;二是通过银行网银或者银行客服电话查询,如果这笔理财在以上渠道查不到信息,则需要警惕;三是看产品说明书的回执单是否有银行的公章,如果回执单上没有银行的公章,一般情况下是有问题的。
陷阱二:偷梁换柱理财“变脸”
买的时候明确告知要买理财产品,一年后却被告知当时买的是保险,不少投资者会遇到这样坑人的销售陷阱。据统计,有30%的用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被误导,把保险当成了理财产品。不少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会在银行内推销保险产品,而且银行的工作人员也会给用户推销其代售的保险产品,用户在银行内很容易被“忽悠”,稀里糊涂的就买了保险。
用户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注意产品认购书上,写的是理财产品还是保险。如果被告知想要购买的理财产品已售完,而工作人员又推荐了另一款产品时,用户就需要小心了,这个时候是最容易被销售人员 “忽悠”,错把保险当成理财产品。
陷阱三:预期收益代替实际收益
用户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因此,高收益也成为了银行宣传理财产品,吸引用户眼球的一个撒手锏。为了吸引客户,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往往会刻意夸大收益,不少工作人员在给客户讲解时,也会口头保证预期收益。银行会在宣传中强调此前发行的同类理财产品均达到预期收益,令客户对收益产生心理预期,把预期收益当作是实际收益。而实际情况是,有很多结构型理财产品都没有达到预期收益,有的甚至本金都亏损。
陷阱四:“霸王条款”赚取超额收益
在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有些条款明显偏向银行。如,某些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会规定 “超过预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也就是说,如果某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8%,但最后的实际收益率为10%,那么多出的2%就归银行所有。
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如果发生亏损,需要用户自己承担风险,但是产生的超额收益却归银行。用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尽量远离这些带有“霸王条款”的产品。
掌上青岛/青网记者 赵文源
综合整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