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有了一年的积蓄和年终奖金,不少市民就开始考虑理财事宜了。如何把握“年末行情”,抓住理财机会,避免掉入陷阱,本期《生活中的经济学》就来讲讲年末理财那些事儿。
案例1
别因“话术”忽视了风险
过去几十年来,退休市民张女士的理财习惯都是每年年底去银行将一年的积蓄“存定期”,不过今年在销售人员的大力推荐之下,她对银行理财产品动了心。张女士告诉记者,那些理财产品的销售人员,话说得都让人特别动心,比如“现在存款的利息低,不如买我们的理财产品。 ”或是“我们很多长期储蓄客户都会买这款产品,目前收益率不错”。然而,她逛了几家银行发现,对于普遍缺乏金融知识的老年人来说,各种眼花缭乱的宣传单上唯一能看懂的就是“收益率”。张女士拿着某银行最新的理财产品宣传单,提出了问题:“这款期限90天的理财产品写着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4.30%,认购起点5万元,如果我买5万元该产品,到期就能拿到 ‘5万元×4.3%’的收益么? ”
点评:与许多首次购买理财产品的老年人一样,张女士实际上混淆了“年化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而一些销售人员在推荐理财产品的时候会有意地忽略“年化”二字,只是一味地强调收益率的数字。以张女士提到的这款理财产品为例,年化收益率4.3%,实际收益率=4.3%÷12×3,相当于1.075%。业内人士建议,如果投资者对流动性的要求不高,在选择理财产品时,除了要观察收益率外,还要注重产品的期限,越是短期的产品,实际收益率与年化收益率之间的差距会越大。除了收益率外,也别忘了关注产品的起息时间,同样收益率下,越是临近起息日的,实际回报水平会更高。
需要注意的是,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年人都遇到过被推销理财产品的情况,套路通常差不多,销售人员推销产品时会辅以几句 “销售话术”,比如声称“理财产品收益率比定存更划算”、“很多老年人都买了这款产品”等等。部分推销人员并不提及产品风险,甚至可能夸大收益。于是,一些老年人在只听了推销人员口述、没有了解产品风险的情况下,就贸然购买了某款理财产品,结果却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投资回报。事实上,理财产品相关风险是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的。业内人士提醒,当遇到有人推销理财产品时,如果感兴趣,可以向对方索要产品说明书,仔细阅读包括产品类型、期限、投资方向、风险程度以及收益等详细信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谨慎决定是否购买,避免盲目跟风。
案例2
避免忽悠“存单变保单”
“明明老人是去银行存款的,怎么变成买保险了? ”近年来,“存单变保单”的事情屡屡见诸报端。最近,市民赵女士因为父母执意要买带有理财功能的人身保险产品,而和父母产生了分歧。 “老人听人介绍,说这种理财险既有保障,又有理财收益,而且收益率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但我看过一些报道,有的是收益还不如定存,有的是说好的分红最终差了很多,所以担心这种保险买了能放心吗?老人就不高兴了。 ”
点评:“存单变保单”的现象一直饱受诟病,部分销售人员在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时,会采用刻意回避产品风险、模糊产品性质、夸大产品收益等“忽悠”话术。保监会在关于2016年10月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中指出,涉及人身险的保险公司合同纠纷类有效投诉中,销售纠纷370件,占合同纠纷投诉总量的37.91%,主要反映夸大保险责任或保单收益、隐瞒保险期间、隐瞒缴费期限、隐瞒退保损失等问题。
业内人士建议,在银行买保险,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要将银保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划等号,二者在产品期限、缴费期限、选购条件、犹豫期等方面都有区别;二是不应过分追求高收益却忽视了保障。在办理相关业务时注意防范风险:首先要提高警惕,向销售人员详细了解欲购买产品的性质;其次,要合理评估自身需求;最后,要认真阅读合同,仔细研读保险合同条款,尤其注意保单封面的风险提示语和保险金额、保障责任、责任免除等部分,做到心中有数。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董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