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传统商业不断升级 七大商圈格局初步形成

    更新时间:2016-11-28 12:07  

近年来,青岛“新零售”的商业大戏一幕接一幕上演,青岛的商业地标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其中,动辄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块头”商业项目的兴起,强壮了青岛商业的“筋骨”。而国内外资本纷至沓来,为青岛商业注入了新鲜血液,百花齐放的共荣共生局面正在形成,为青岛经济注入活力。

青岛传统商业不断升级的同时,也在培育符合新经济发展方向的特色产业模式,发展跨界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互联网消费模式发展水平,推动传统流通业改革。

青岛,商圈,格局

样本1>>> 将公园搬进了购物中心

去年“五一”,万象城造就了万人空巷的“神话”,4月30日开业当天,火爆场面可见一斑。据了解,开业前4天,青岛华润万象城客流量破60万人次,车流量超4万辆次,营业额突破5000万,创青岛商业纪录。

此后,万象城更像是青岛商业的一个标杆,不断引领时尚浪潮。今年,万象城更是“异想天开”:将公园搬进了购物中心。购物中心除了消费,也正逐渐吸纳人们的休闲时间,华润作为中国顶级商业地产开发商,在青岛首次把两座公园搬进了万象城。中商数据通过大数据协助项目开展全面的消费者画像描摹,全面把握客群细分偏好,“天空之城”和“N次方公园”精准聚焦了更多青岛市民的相关需求。

青岛华润万象城在顶层L6打造出面积超过3000平米的“天空之城”公园,于本月开业。在这里,打造出亚洲风情的亭榭、集市、花园、室外广场等;在这里,有生机盎然的花园和温暖的阳光,流动的海风让人能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虽然青岛华润万象城自开业之初就引入60余家餐饮店铺,但在华润万象城启动大数据诊断后,中商数据为华润万象城调取了超过11000家餐饮店铺的线上数据,全面排序餐饮口味偏好,此次,“天空之城”又引进北疆饭店、撒椒、东阿阿胶驴肉火锅、姜虎东白丁烤肉、韩式料理、日式居酒屋、休闲西餐厅、酒吧、咖啡厅等风格多元的餐饮店铺。

“为考虑更多年轻客群特点,青岛华润万象城将休闲啤酒吧、居酒屋、咖啡馆、西餐厅等店铺的营业时间延长至24时,并为此专门预留独立直达电梯和专属停车区域,打破购物中心“早10至晚10”营业时间的限制。 ”青岛万象城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美食与美景外,青岛华润万象城深度理解公园的公共空间属性和兴趣聚集特征,在B1、B2层集中打造了“N次方公园”,以提高年轻群体的可逛性和停留时间,同时再扩大年轻客群,增加消费者触点。这次通过“公园”业态激活了众多新鲜有趣的创新品牌,从而围合了人们更丰富的生活场景,强化了消费记忆。

样本2>>> 商场多元化主题化休闲化

如果说去年万象城引来了万人空巷,那么今年利群金鼎广场的开业就“复制”了去年的盛况。作为利群集团重点打造的全新旗舰店,金鼎广场自2016年10月21日开业以来,销售额频传捷报,在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利群金鼎广场打破各种不看好实体商业的僵局,前3天销售额累计轻松超过3000万。

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商在零售市场中的份额也逐步提升,互联网销售正在改变整个零售市场的格局,尤以百货为代表的传统零售业遭受较大冲击。实际上通过对比发现,各种在线零售运营模式由于其互联网的特性,在价格及供应链反应速度上较传统零售有着先天优势。但同时,互联网的特性也决定了在线零售的短板——无法保证客户体验、品牌度不足、价格竞争激烈;与之相反,用户忠诚度高、购物体验得以保证仍然是实体零售不可替代的优势。

针对电商冲击下实体商业的应对之策,利群金鼎广场总经理胡培峰认为:“规避实体商业自身的短板和瓶颈,凸显其优势将是商业地产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方面传统零售业正逐步实施互联网计划,主动顺应市场潮流,弱化自身不足;另一方面,还需充分发挥实体商业的优势,强化电商难以提供的消费体验。 ”

利群应对电商强烈冲击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模式,不断转变应对各种冲击。利群集团在山东省内布局了50多家万米以上购物商场。而除了传统百货打造的商场实现商业模式转变外,利群集团新建的购物商场都在实现自身多元化、主题化、休闲化等方面成为一大趋势。

“因为利群自身物流的强大优势和很多生鲜产品都是从产地直接采购,利群生鲜一直是利群的金字招牌。”胡培峰表示。自2016年开始,利群集团董事局主席徐恭藻亲自担任“利群网商”的产品经理,从自己当体验官开始,亲自督查网商的每个环节。只要消费者提前一天或者当天上午下单,就可以预约当天下午或者晚上的新鲜食材,价格和利群超市一样。记者体验发现,价格比楼下农贸市场还便宜,最主要的是利群生鲜产品都可以溯源,解决了部分都市白领不愿意去挤超市的痛点。

岛城七大商圈格局初步形成

在一个个新商业地标的重塑下,青岛商业的格局悄然发生改变。在传统的中山路商圈、台东商圈、东部商圈的基础上,新都心商圈、浮山后商圈、李村商圈、崂山商圈正在强势崛起,七大商圈格局初步形成。其中,中山路商圈包括百盛、悦喜客来、国货等,台东商圈包括万达广场、利群商场、沃尔玛购物广场、当代商城等,东部商圈包括海信广场、百丽广场、麦凯乐、永旺购物中心、银座广场、家乐福、万象城等,新都心商圈包括麦凯乐、凯德Mall、居然之家等,浮山后商圈包括永旺购物中心、大润发、卜蜂莲花等,李沧商圈包括崂山百货、利客来、北方国贸、乐客城、李沧万达、李沧宝龙等,崂山商圈包括丽达购物中心、证大大拇指广场、金狮广场、利群金鼎广场等。

“近年来,青岛商业网点建设步伐加快,商贸流通业实现快速发展,对经济贡献度逐步提高,成为全市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商业网点51.7万处,其中批发业14.2万处、零售业32.6万处、餐饮业4万处、住宿0.9万处。市区形成了以5处市级商业中心、9处区级商业中心、6处商贸集聚区、35条商业街为空间载体,30.6万处各类网点、122处大中型网点为基础的市场网点网络体系。

经过快速发展,青岛商业设施不足、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局面得到根本好转。据测算,目前,市区人均商业面积约2平方米,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人均1-1.2平方米的水平。除了数量的大幅增长外,青岛商业的业态更加丰富和完善,已经拥有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业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和仓储式商场等多种形式。

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713.7亿元,较2010年增加了1752.6亿元,年均增长13.7%。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1.6亿元,同比增长9.9%。

推进商贸流通领域改革创新

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青岛市全面启动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创新形成了以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主线、以商贸流通地方立法和内外贸融合发展为重点的改革发展思路,研究制订改革试点的“任务书”、“责任单”、“路线图”和“时间表”,落实推进15项重点改革任务。

首先,我市率先完成商贸流通地方立法试点工作,制订出台了全国首部《商品流通市场建设和管理条例》,已于3月1日正式发布实施;其次,探索提升内外贸一体化现代市场体系,建立了内外贸融合发展的现代消费市场模式,在跨境电商服务试点、建立口岸进口商品集聚区等8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在即墨国际商贸城积极试行“市场采购”贸易出口监管方式等改革措施;培育形成国际化、法治化的“青岛市场标准”体系。

另外,创新实施电子商务引领发展工程成效显著。全面实施“互联网+商务”行动计划。推动农村新型互联网商业模式,在城市推动实施“互联网+便利店”和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在5个市 (区)、100个镇、500个村,实施了“515+X”农村电商推进体系;培育以县市农业合作社为目标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另外,实施城市“菜篮子”工程国际标准提升计划。利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完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发布国内首个 《城市鲜活农产品生产流通管理规范》。

到2020年,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体系初步建立,商贸流通业加快向国际化、现代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形成一批基于产业链延伸融合、专业化分工深化、传统产业转型和新技术引领的商业模式创新典范。 撰稿 记者 景虹万象城为岛城商圈注入新的活力 记者 杨博文 摄(资料照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