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商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一面镜子,那么商圈中心的变迁、新旧格局的更迭则是一座城市发展繁荣的缩影。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现在,青岛的商业、商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迁和扩容,完成了数量和深度的双飞跃。数量上,从曾经区区一条中山路独居,到现在七大商圈遍布市内四区,全市商业面积达近千万平方米;深度上,从最初简单的百货商店到如今囊括了多种业态的商业综合体,体验式购物已成所有商业中心共同的发展方向。体验感的提升、便捷性的增强、选择空间的多样化则是青岛商业蜕变给咱普通市民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
■难忘繁华
中山路是商业“母脉”
提到青岛的商业发展史,不能不提中山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那里是青岛商业的地点和源头,是青岛商业的“母脉”。
鼎盛时期的中山路,曾是全青岛市的商业中心,也是青岛本土老字号的聚集地。顺兴楼、春和楼、宏仁堂、盛锡福、亨得利……等众多商家都借中山路的商业氛围而崛起繁荣。“身穿谦祥益,头顶盛锡福,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从这句“老青岛们”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足见当时中山路商圈在人们心目中的垄断地位。
“中山路繁华的时候,是青岛人逛街购物的首选也是必选之地。当然,那里也是青岛市区众多商品和服务的唯一供给所。”今年68岁的郭本香老人告诉记者,“俺婆婆就住在河南路39号,离中山路很近了。那时每逢周末或逢年过节去婆婆家时,坐在公交车上老远就能看到中山路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买什么都要排队,感觉就跟全市的人都拥向这里了,买吃的,买穿的,买用的,或者纯粹逛着玩儿的……。以至于连中山路附近的北京路、黄台路、河南路、河北路、保定路等地方也都是一副人满为患的景象。”
■渐进东移
台东商圈火爆登场
一座城市的发展史,其实质是一场政治、经济中心的变迁史。随着青岛市政府的东迁及发展重心的东移,咱青岛市的商业中心、主力商圈也随之进行着渐进式的东移运动。加之当时台东附近大量工厂的外迁,台东商圈的崛起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儿。
各种各样的小吃、鳞次栉比的小店小铺、鼎鼎有名的台东夜市、名副其实的步行街、啤酒街、婚纱街,多年来一直盘踞台东形成的商业地标——利群商厦和万达广场,让台东商圈具有了两大无可比拟的品质——接地气和聚人气。对于台东商圈的火爆程度,相信每个青岛人心里都有感知,上到百货商场、各品牌专卖店,下至不起眼的小店小铺甚至夜市地摊上的小玩意儿,可以说台东可以满足你购物清单上的所有需求。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台东很堵,虽然家住市南,郭本香老人依然会在购物时情不自禁抬腿就去了台东的原因。“东西很全,吃的穿的用的日常所需,一趟基本上就都买齐了,价格还低,坐车也方便。”她说。
■继续向东
东部崛起时尚中心
千禧年前后,一切都在加速度前进。青岛商业、商圈的发展亦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期间,诸多高端商家在东部布局落子,东部商圈亦在此时迅猛崛起。
最早选择进驻此处的是1998年开业的佳世客。随后,短短几年内家乐福等卖场,麦凯乐、阳光百货、百丽广场、海信广场、银座广场等高端购物广场也迅速进驻。这在促成东部商圈形成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全青岛市的商业地位和档次。而去年华润万象城的开业则再次升级了东部商圈的商业格局。也许有很多人不理解万象城开业时的万人空巷,但不得不承认,万象城为青岛商业又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万象城,有不计其数的品牌门店、有各种菜式的饭店、有不止一家的咖啡店、有高科技游乐设施、有溜冰场、有电影院……已然成为了香港中路商圈一座地标式的shoppingmall。万象城外,此区域内近年来陆续开门纳客还有青岛中心、海航万邦中心等高端商业体,它们共同造就了这段黄金区域。
■一路向北
李村商圈逆袭升级
资本逐利,商业逐人。近些年来,随着李村地段住宅小区的不断开发和入住率的提升,相关的商业配套的跟进,原先仅仅依靠崂山百货、利客来、北方国贸三家老商场支撑的李村商圈也在不断地扩容、转型、升级,并完成完美逆袭。
“2009年刚搬到这边来住的时候,购物逛街除了崂山百货、利客来和北方国贸外,没什么地方可去。可是在那几个商场,说实话,品牌不全,档次低,卖相土气,购物环境也一般,总有种城乡接合部的感觉,买些日用百货勉强凑合,想买些洋气的、上档次的服饰什么的,我都是等周末坐公交去市南,挺不方便的。”家住百通馨苑三期的林女士告诉记者。
这种局面到2012年之后逐渐有了改观。因为在2012年的秋天,李沧万达开业了,这是李沧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为附近市民提供的是吃、喝、玩、乐、购一站式服务。之后2013年开业的伟东乐客城,2015年年初开业的李村银座和谐广场,也都是此种路线的商业综合体。这三大商业综合体的开门纳客无疑为传统的李沧商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并最终促成了李沧商圈从传统商圈向综合体的转型升级。同时,也大大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也许从商业发展、发达的程度上来说,现在的李村商圈与香港中路商圈还存在一定差距。但仅从商业面积来说,李村商圈已经成为青岛面积最大的超级商圈。统计显示,三四年间,李沧商圈表现出快速“逆袭”的惊人速度,新增主力商业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粗略估计未来两三年这里的商业面积将达200多万平方米,有望成为山东半岛“第一商圈”。
■遍地开花
七大商圈已经形成
从2014年开始到现在,随着大青岛战略的推进、发展,地铁的相继开建、开通以及旧村改造项目的推进,岛城商业进入了急速发展期。初步统计,短短两年时间之内,岛城新开的商业综合体足足有十几家。这些新开的商业综合体,除了注重打体验牌外,还有一个共性,即新店选址跨度非常大,不像之前大都扎堆在已经成熟的台东和东部商圈,而是四散开来:华润万象城位于市南区中心地段,距离海岸线较近;金狮广场位于崂山区青岛国际啤酒城原址;凯德MALL位于新都心;银座和谐广场和奥克斯广场则都位于李村商圈的中心地段;双峰商业广场和合肥路永旺均位于市北区。
这些新开商业综合体不拘一格的选址,在打破青岛商圈即有的布局的同时,也促成了岛城商圈的后起之秀——浮山后商圈和新都心商圈的形成,同时也让青岛商圈初露遍地开花之雏形。具体来讲,东旺合肥路商场、双峰商场、大润发等商家的开门纳客,促成了浮山后商圈的形成;麦凯乐新都心店、凯德MALL的开张则促成了新都心商圈的形成。与此同时,崂山商圈也将随着丽达二期的营业,金狮广场的开业等日趋成熟。这样,青岛的商圈,为中山路为源头起点,几经漂移、变迁和拓展,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中山路、台东、东部、李村、崂山、新都心、浮山后七大商圈,岛城购物中心遍地开花之势已成规模。
■品质升级
消费体验成最大卖点
更为关键的是,岛城商业和商圈的发展、变迁,除了面积上的急速扩张之外,商业的业态、商业的深度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记者统计发现,从2012至今,新开业的这些商家,比如万象城、乐客城、金狮广场、凯德MALL等等几乎都包含了超市、百货、餐饮、休闲娱乐在内的综合型购物中心。即便是传统百货店,比如海信广场、丽达广场也都通过改建、扩建完成了向新型购物中心转型的转变,尤其是餐饮娱乐业态比例也都已经大幅提高。这一系列的变化,无疑给广大市民的购物休闲娱乐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选择空间。
伟东·乐客城总经理助理赵嵩认为,相对于传统老百货商场模式来说,新兴的商业购物中心优势更加明显,相对于老百货普遍采用的“分层布局”模式,新兴的商业综合体则更加注重打造室内公园,购物环境成为考虑的重点,餐饮成为吸引人气的关键,除此之外,还包括游戏娱乐、水系表演、大型活动策划等元素的加入。
最典型的代表是地产界大佬万达,“壮士断腕”般选择去地产化,跑步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一夜之间万达百货、KTV门店纷纷闭店让业内人也深感意外。按照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规划,到2018年,万达服务业收入和净利润两项核心指标要占集团总体的三分之二以上。业内人士认为,集休闲、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体验感成为最大卖点,也同时成为了未来商业模式的新高地。
44.1万处商业网点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商业网点44.1万处(其中:批发业10.8万处,零售业28.9万处,餐饮业3.5万处,住宿业0.8万处)。商业零售网点总营业面积731.3万平方米,人均0.950平方米。市区共有各类商业网点25.3万处,其中商业零售网点营业面积423.4万平方米,人均1.52平方米(达到发达国家1~1.2平方米的水平)。市区基本形成了由5处市级商业中心、9处区级商业中心和一批商业社区为平台,35条商业街为依托,17万处各类网点、114处大中型网点为基础的市场网点网络。
●23处市区商业中心
市区已形成中山路、香港中路、台东、李村和香江路5个市级商业中心和团岛、辽宁路、辽阳西路、小村庄、海云庵、水清沟、振华路、城阳崇阳路等9处区级商业中心。规划建设了奥帆基地周边、市北万达、崂山啤酒城、李沧伟东、城阳宝龙等5个市级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在此基础上,“十三五”期间,随着新兴商圈的逐步形成,海尔路市级商业中心将逐渐成熟,红岛市级商业中心将逐渐成形,随着市北新都心、黄岛辛安、胶南灵山湾路等处成熟发展,届时市级商业中心将达到7处,区级商业中心将达到16处。
●6处商贸集聚区
“十三五”期间,位于市北区的中央商务区、游轮母港休闲服务区,位于西海岸核心区规划的“青岛中央活力区”、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位于蓝谷核心区的“蓝谷中央商贸区”,位于火车北站的李沧交通商务区,6处现代商贸服务集聚区将得到提升和发展。
●35条商业街区
市区初具规模的商业街有35条,年营业额约200亿元,年税收30多亿元,累计带动约10万人就业。2006年,市政府命名7条“青岛市特色商业街”:云霄路美食街、金融街(香港路)、台东商业步行街、啤酒街(登州路)、文化街(昌乐路)、辽宁路数码科技街和汽车贸易大道(重庆南路)。2012年,首批21条“山东省特色商业街”,我市占7条。按区域分:市南区9条、市北区12条、四方区4条、李沧区3条、崂山区1条、城阳区3条、黄岛区3条。
●119处大中零售网点
全市大中型零售网点总营业面积约320万平方米。其中:市区119处,总营业面积260万平方米,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93处(万平方米以上的66处)。市区大中型网点业态分布:百货店15处、购物中心5处、仓储式超市1处、大型专业店41处、大型综合超市37处、中型超市10处。
●4万余餐饮住宿网点
其中,全市共有餐饮网点3.5万处(市区2.4万处),总营业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市区165万)。其中:全市规模以上的酒店1815处(市区1032处)。同时,在市区逐步形成了云霄路美食街、闽江路餐饮休闲街、中山路劈柴院餐饮街、登州路啤酒街、天幕美食城、嘉禾路餐饮街、大崂路餐饮街、麦岛路餐饮街、重庆北路流亭韩式餐饮街、后田青岛啤酒坊、武夷山路餐饮休闲街等11条餐饮街(区)。全市共有住宿业网点7538处(市区5567)。其中,共有星级酒店153家,床位总数约3.9万个。
●875处商品市场
全市各类商品市场875处,实现成交额达1900亿元。重点培育的10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不含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全年实现交易额760亿元,占全市商品市场交易额的40%以上。市区共有农贸市场104处,平均3万人拥有1处。
●7处全国商业示范社区
市内七区共有社区434个,共有约4.2万处各类社区服务网点,市区85%左右的社区基本建成“5810社区商业消费圈”,即步行5分钟的范围内,配置有便利店、小超市;步行8分钟范围内,配置有餐饮店、美容美发店、医药店、洗染店、金融、农贸市场(或生鲜超市);10分钟到达大中型超市,建立较为完善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有7处全国商业示范社区;30处省级、20处市级商业示范社区;200处社区商业示范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