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些社会名流身患抑郁症的新闻事件被报道,人们逐渐正视抑郁症带来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疾病。
接受干预和治疗者仅10%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瞿伟,接触抑郁症患者已逾20年。她告诉记者,2009年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一篇流行病学调查估算,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
瞿伟说,数据显示,我国的抑郁症识别率仅为21%,远低于世界平均的55.65%,接受干预和治疗者仅10%。这意味着,近八成抑郁症患者没有被“发现”,九成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规范专业治疗。
抑郁症呈低龄化趋势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祝卓宏表示,如今,抑郁症呈现低龄化趋势。低龄患者中,很大一部分是受父母的影响。
初中生小敏(化名)是名抑郁症患者。她说:“爸爸妈妈总告诉我,同学之间的竞争会影响我以后升学。我现在每天到学校都会心烦,觉得同学们是敌人,一句话都不想和他们说。”
克服“病耻感”
尽管抑郁症被形容为“精神上的感冒”,但与到医院看感冒相比,患者走进精神疾病相关科室就诊,显然需要很大的勇气。患者及其家属的“病耻感”,是阻碍患者治疗的一大“绊脚石”。瞿伟说,要消除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鼓励患者主动就医,首先要全社会正视抑郁症,提高公众对此疾病的认知。
专家提醒,如果出现持续的睡眠改变、疲劳感、注意力严重无法集中、完全无法产生愉悦感等,应考虑寻求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据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来,抑郁症治疗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第三代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诞生,开启了抑郁症治疗的新篇章。但是,目前一线抗抑郁药物的治愈率仅为30%,患者容易中断药物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成员对患者越能理解和关心,患者症状就越能改善。否则,即使暂时好转,也难以维持疗效的稳定。此外,电休克治疗、迷走神经刺激及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也是抑郁症治疗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