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内,各地高校陆续开学,新生们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与想象,很多人想通过“新生群”了解自己的学校和大学生活。陆续抵达的新生是“95后”的典型代表,他们很多人在到达学校前,早已通过微信公众号、App,甚至VR,将大学360度无死角地看光光。
官方微信群“一对三”解答问题
厦门大学新生徐同学说,接到录取通知书后的第一件事是:扫二维码,加入学院的新生微信群。每个学院新生微信群的二维码,通过录取通知书寄给新生。从那时起,徐同学几乎每天都要收到学校、学院几方推送的微信,介绍学校,传授在厦大和厦门生活的秘籍。
而对于校方来说,他们的迎新也是从七月下旬录取后开始的。厦大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辅导员说,我们把所有的新生拉入群,再安排老生志愿者,“一对三”地解答新生问题。甚至在新生们到学校报到前,学生们已经通过微信进行了辅导员颜值的评选。辅导员们说,新生有时还会半开玩笑地问:学长学姐的颜值高不高。
厦大艺术学院负责人说,我们要学会现在孩子的语言体系,否则,你今后的所有教育都是“鸡同鸭讲”。厦大的新生入学教育,也开始用上新媒体技术。校方把12部以前学生要到校才观看的小视频,都搬到微信公众号上。
群满屏广告坑新生要及时退出
但是有些“新生群”却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打着新生咨询的幌子进行推销甚至诈骗。小曾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她首先想到加入新生群了解自己的学校。在新生群可以认识很多学长学姐,通过他们了解学校的东西,觉得自己可能会对一个陌生的东西产生一种熟悉感。
象小曾一样,很多大一新生都会这样做。但是很多人数近2000人的大群,都是以“学校+新生总群”命名,建立时间都在今年7月前后,发布几乎完全相同的群公告:“某某新生总群欢迎你的加入,大家多交流沟通,都是来自不同学院的,这是一个好的平台,希望对你有帮助。”而且,几个“新生总群”之间经常“共用”一个群主。
如“中国农业大学新生总群”、“北京师范大学新生总群”、“北京工业大学新生总群”的群主头像一模一样,对应的也是相同的QQ号。除了发广告刷屏,不回答任何咨询。有学生表示,本来想通过学长学姐了解学院和专业的情况,但是加了新生群之后,各种人在里面发卖床帘、电话卡、被子、路由器,根本不是自己需要的信息,“我也@群主让他清理,他从来不回我,我觉得加这个群没有意义,就退群了。”
如无官方渠道建议到校再进群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科研与课程建设中心主任刘继玲告诉记者,新生开学后,会接受防诈骗安全知识的培训。“一般情况下,新生报道后,班主任老师会建立一个班级群,介绍有关学校情况或咨询一些事情,提出一些要求,建议新生入群的时候最好是见到自己的辅导员之后,面对面地加微信,建群,不要随便进一些所谓的‘新生总群’。”
到了大学,很多新生要换手机卡,刘老师提示,从非正规渠道买了电话卡后,可能会接到一些类似资助新同学学费、生活费、返学费的电话,来骗取新生的银行卡号和密码,同学们要警醒,一是到正规渠道买电话卡,另外收到信息要核实。
针对大学新生,还有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刘老师进一步提示,针对新生还会有一些其他骗术,比如装老乡、套近乎,在学校门口热情地充当师兄或辅导员老师接待,还有冒充中介,对生活比较困难的学生介绍工作、有的是到宿舍,乘着比较忙乱的时候推销假冒伪劣的商品,对这些新生都要有防范意识,陌生人不要轻易相信,有需求,把信息收集全了再行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