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8月,青岛与世界激情干杯,整个城市进入欢乐时间。如今,青岛啤酒节已经成为市民、游客心中的固有记忆,海洋、啤酒、美食在这里汇集,亲人、朋友、游客在这里狂欢,啤酒节是青岛一张闪亮的名片,是青岛写给世界的情书。
你可知道,青岛啤酒节是如何诞生的么?
创意的提出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中国向世界打开了大门,被誉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随之蓬勃兴起,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青岛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沿海城市之一,旅游资源很丰富,但由于知名度和交通、接待条件的限制,每年来青的海内外游客只有四、五万人,这与青岛旅游城市的地位不相符。怎样提高青岛的知名度、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成为80年代中期市旅游局急需解决的课题。通过多次召开会议,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市旅游局制定了三个初步方案:
第一方案是青岛崂山登山节。由于当时崂山山顶未对外开放,登崂山而不能登顶,无法饱览山海秀色。因此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活动失去吸引力,此方案被搁置下来。
第二方案青岛国际钓鱼活动。分别于1986、1987年组织了两届“青岛国际钓鱼活动”,但实践证明并不成功。原因一方面是海上可垂钓的资源少,水库垂钓交通不方便;另一方面这一活动受气候影响较大,长期举办时间不易固定,不利于对外推广,社会公众参与性不足,因此只举办了两届。
第三方案是青岛国际啤酒节。目的借助青岛啤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活动的影响力,促进青岛旅游业的发展。方案于1985年报市政府后引起领导的关注。
节庆PK
时任青岛市市长的郭松年认为啤酒节创意很好,如能成功举办,对于宣传青岛,推介青岛旅游会起到带动作用,并有可能成为具有很强影响力的专项旅游产品,但也有人认为当时青岛啤酒厂生产规模小、产量低,还不能满足大规模节庆活动的需求。市领导要求市旅游局对此展开调研。
首先,有目的地考察了举办节庆活动较早的哈尔滨冰雪节、潍坊国际风筝会,细致了解了这些节庆活动的组织形式、对外宣传、接待、资金筹措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其次,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听取他们的建议。原山东省省长、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的李昌安在听取了调研组的汇报后,很赞赏青岛的这一方案,先后协调外交部、轻工业部、外经贸部、国家旅游局、中国啤酒协会等部门领导听取了调研组的报告,提出了相关要求,给予了大力帮助。
第三,请专家论证。1990年3月、市旅游局邀请了北京、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天津、上海和青岛本地40多位专家学者,研讨青岛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啤酒节作为一个专题进行研讨,专家们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四,广泛听取海外同行的意见。方案初稿出台后,先后发往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主要客源国的旅游商和旅游社,听取他们的意见。他们纷纷回函表示支持,有的旅游商还在当地报纸刊登青岛要办啤酒节的消息。原中国国际旅行社青岛支社日本顾问川村正先生多次反映他和朋友们对青岛举办啤酒节的期待。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经过六年的考察、调研、论证后,方案最终确定。指导思想为:以啤酒节、社会参与、群众自娱自乐为主;以宣传和扩大青岛知名度为主;以依靠社会力量办节为主,努力把啤酒节办成青岛人民喜爱的影响广泛的品牌节庆活动。1991年初,市政府下发了《关于举办首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的通知》,同年6月23日,由市政府主办,青岛啤酒厂承办,市旅游局协办的首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在中山公园隆重开幕。
六年筹划
啤酒节节徽的设计,始于1989年。当年12月,北京国际旅游交易会举办,中国国旅青岛分社参展。除推介青岛旅游外,还把啤酒节作为一个内容进行宣传。市旅游局委托工人文化宫设计啤酒节节徽,图案是孙悟空双手托起一个盛满啤酒的大啤酒杯,一边是铁臂阿童木形象,一边是米老鼠形象,以此象征国际性,在交易会上展出后引起较大反响。1991年3月份,青岛啤酒厂组织设计了另外一幅节徽,由于图案近似青啤商标而被否定。后市委宣传部、外宣部、旅游局、出版社、青岛啤酒厂联合组织设计了目前使用的这个节徽。
举办时间经过三次较大变动而最终确定。首届啤酒节开幕时间是6月23日,这个时间恰是青交会举办时间,目的是一节一会相互照应,相互招揽人气。但这个时间在当时是青岛旅游的淡季,天气凉爽,人们无法开怀畅饮,外地参节人数不多;第二届改为8月23日,这个季节青岛气候变化大,多风、多雨,且进入九月份后天气渐渐变凉,也不太理想;从第三届开始基本固定在每年的8月中旬开始举办。
崂山脚下、大海之滨,山海间孕育的青岛啤酒节,一诞生就显示了她强大的生命力。啤酒节举办地点几经变迁,最终确定在崂山区。这里面,仿佛有着命运的指引,啤酒节最终在这里发展壮大,而啤酒节举办至今年的第二十六届,为市民朋友和游客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精彩的瞬间,每年的第一桶啤酒都在崂山区盛大开启,标志着青岛夏日狂欢的开始,也是青岛国际啤酒节最正宗的名片之一。
(图文来自青岛市国际啤酒节 原标题:青岛国际啤酒节是如何诞生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