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混乱球星太水 英格兰出局其实不冤

    更新时间:2016-06-29 07:42  

MAIN201606280505000057737532465

英国脱欧一事还未尘埃落定,他们的球队却率先一步被踢出了欧洲杯。昨晚的尼斯Allianz Rivera体育场,爆出了本届比赛的最大冷门,英格兰队在开场第3分钟即取得领先的大好形势下,被冰岛队13分钟内连进两球,以2比1淘汰出局。

如此惨败,让英格兰队成为千夫所指。英国球迷愤怒了,他们头也不回地走出赛场,高声咒骂着刚刚还在为之呐喊加油的球队;英国记者愤怒了,他们在新闻发布会现场用连珠炮式的提问,质疑霍奇森的执教能力——在他们看来,英格兰队输掉的不是一场比赛,而是整个国家的尊严。

伪豪门

欧洲中国队 也算抬举了

英格兰队23名球员总身价4.66亿欧元,是冰岛队的10倍;英格兰队的球员大多出自曼联、利物浦、曼城、阿森纳等豪门球队,而冰岛阵中最大牌的球员,也不过是斯旺西中场西于尔兹松。就是这样一场看似实力悬殊的对话,人们却只猜到了开头,完全猜错了结局。

英格兰人打出梦幻开局,开场不到3分钟,鲁尼点球罚进,全场英格兰人欢声雷动,似乎后面的比赛就是走个过场了。但他们的兴奋劲只持续了短短的2分钟,冰岛队就凭借“手榴弹”式掷界外球战术,由西古德森门前劲射扳平比分。12分钟后,西博尔松用远射将比分反超时,看台上的冰岛球迷再也“坐不住”了,他们肩并肩站在一起,高举双手呐喊欢歌,直到90分钟比赛结束。

留给英格兰队的70多分钟还很充裕,但他们展示的只有低级失误和混乱战术。将近70%的控球率,非但没有显示出压倒性的优势,反而频频被对手的高效反击直捣黄龙;18脚射门有14脚“脱靶”。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1比2的比分始终未变,冰岛人越防越有信心,越踢感觉越好。最后半小时里,西古尔德森奋勇铲球,阻挠了瓦尔迪的单刀球,古恩纳尔森甚至在反击中有望为冰岛再入一球。

终场哨响,“冰岛奇迹”诞生,瘫倒在地的英格兰球员又一次成了最强背景帝。从1966年世界杯夺冠至今,这支顶着“强队”光环的球队不仅一无所获,而且数次成为被爆冷门的对象,堪称世界足坛第一伪豪门。

伪巨星

一水高身价 个个低水平

昨晚是队长鲁尼第115次代表英格兰出战,这一纪录追平了贝克汉姆,排名英格兰队史第二。没想到,里程碑却成了“里程悲”,鲁尼的名字永远与这场“国耻”绑在了一起。

被霍奇森安排在中场位置,鲁尼的冲击力无用武之地,大局观不够,脚下技术略显粗糙,在对手的强硬防守下失误频频,几乎没能给前锋线送上一脚有威胁的传球。那记点球,成了唯一亮点。第86分钟,鲁尼被曼联队友拉什福德换下,草草结束了自己的法国之行。

上赛季的英超金靴哈利·凯恩,全部四场比赛交上了0助攻0进球的尴尬数据,尤其是昨晚打满90分钟,竟然只能靠主罚任意球来刷存在感,着实有负最佳射手的盛名。而曼城门神乔·哈特领衔的后防线更是千疮百孔,西博尔松的远射原本威胁不大,却被乔·哈特的“黄油手”助了一臂之力……

毫无疑问,这些身价动辄数千万欧元的“巨星”,不过是名过其实罢了。英超联赛固然名满天下,但各支强队的核心位置,无一例外都是由外援把持。在旁边“打打下手”的本土球员,身价水涨船高,水平却提升有限。到了世界大赛的舞台上,这些英格兰本土“伪巨星”,只能勉强凑成一支“伪强队”,也难怪英国媒体在赛后无一例外地给全队都打了“0分”。

伪名帅

赛场乱点兵 赛后快辞职

英格兰队出局,老帅霍奇森无话可说,只能在发布会上掏出事先准备好的辞职信。 “我的合同,在球队欧洲杯比赛结束后就已经结束了。”霍奇森说道。“我觉得应该让其他人来带领这支年轻、对胜利渴望的球队继续进步。过去4年是一个美妙的旅程,我会带着骄傲回首……”

霍奇森口中的“美妙旅程”,实际上只能以“糟糕”来形容。2012年5月接过三狮军团帅印后,这位“名帅”一事无成。先是在2012年欧洲杯1/4决赛中被意大利点球淘汰,巴西世界杯创下了1958年之后首次小组赛出局的纪录,而1比2不敌冰岛被淘汰出欧洲杯八强,将把他永远钉在英格兰队史的耻辱柱上。

霍奇森昨晚的排兵布阵,堪称匪夷所思。小组赛表现糟糕的哈利·凯恩依然得到了首发机会,与威尔士比赛中力挽狂澜的瓦尔迪,仍被牢牢摁在板凳席上,直到最后30分钟才得以上阵。凯恩在小组赛承担开角球的任务,与其中锋抢点射门的职责明显矛盾。饱受媒体批评后,霍奇森放弃这一安排,但仍让凯恩负责开前场任意球。霍奇森曾解释,让凯恩主罚是因其传球脚法好,可事实上,凯恩主罚的前场任意球毫无威胁。     

比赛的最后阶段,霍奇森用拉什福德换下鲁尼,摆出了四中锋的搏命架势,但没有中场的调度指挥,无法组织起像样的攻势,四中锋成了四根木桩的豪华摆设。前锋茫然,中场凌乱,后防无序,从这个角度看,一盘散沙的英格兰队出局,实在算不得什么冷门。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尼斯专电 特派记者 张羽 编辑 吴泽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