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在清朝“金榜题名”是种怎样的体验?

被称为“史上最严高考”的刚结束,与考试相关的话题无疑是这个夏天的热点。今天的高考,与古代的科举考试相比,有哪些差别,又有哪些“似曾相识”的地方呢?凤凰网国学频道特邀著名科举史专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李兵教授开设“科举那些事”系列专栏,从备考、应试、阅卷、录取等系列环节,揭开古代“高考”的神秘面纱。本文为该系列第十六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现在每年公布高考成绩和录取分数线,都成为考生、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关系着考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也成为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各级政府对此都非常重视,有着严格的审查和公布程序,确保不会出现任何疏漏。明清科举公布录取名单有什么样的程序呢?进士放榜之前还有什么隆重的仪式呢?

明清时期,乡试、会试的录取名单也在贡院外公布,虽然录取名单再也不是“浓淡榜”了,但是公布录取名单的规定更加严格了。清代乡试完成阅卷之后,主考官需要严格按照各省解额及各字号的解额确定录取名单,不能随意增减,否则要受到责罚。比如康熙五十年(1711),湖广乡试录取时,比解额少取了10名举人,朝廷将监临、提调及正副主考官分别降级调用,并且要求在下一科录取时补足这10个名额。

南闱放榜图

顺治二年(1645),清廷规定乡试结束后半个月左右放榜,各省大多在八月底放榜。随着应试者人数逐渐增加,各省放榜日期也被迫延后。康熙五十年(1711),清廷要求大省在九月十五日内,中省在九月十日内,小省在九月初五内放榜,这成为清代定制。此后,仅在光绪十三年(1887)允许考生人数众多的江南乡试的放榜日期延后10天,即在九月二十五日内放榜。

然而,清廷仅仅规定了放榜的期限,但各省放榜的具体日期、时辰自行确定。因寅属虎,辰属龙,各省放榜多选寅、辰日,取龙虎榜之意,以求吉利。但顺天乡试的放榜日期,需要报告礼部,以便礼部奏请朝廷钦派磨勘官复查。

放榜前一天,先填草榜。主考官依名次填写拟录取试卷的红号,即第一名某号,第二名某号。草榜填好后,监临、提调、监试等外帘官在内堂集中,共同拆卷,将朱卷、墨卷逐一核对红号,如果朱卷、墨卷红号相符,即拆开墨卷弥封,将朱卷、墨卷粘贴起来,朱卷写上考生的姓名,墨卷写上考生的录取名次。最后,依照录取名次将考生姓名、籍贯添加在草榜上。然后,将草榜交给书吏,由他向在座的所有官员宣读考生姓名、某省某府某县某生等,或系何职衔。完成这些手续后,开始填写正榜。填榜时,各省都是从第六名写起,直到写完最后一名,再写前五名,由第五名倒写至第一名。

尽管填榜有严格的程序,但清代出现填榜错误绝非个案,乾隆三十五年(1770),顺天乡试录取“美二十号”朱卷,但填榜时却误将“美十二号”墨卷吴嗣德姓名填在正榜上。

各省乡试填榜后,需要在榜单上钤盖印信。清初只规定顺天乡试榜单上钤盖顺天府尹印信,其他各省没有统一要求。乾隆三十年(1765)规定,各省乡试榜单,需在年月和接缝处要钤盖巡抚关防印,无巡抚的省份钤盖总督关防印,此为清代定制。填榜的第二天,顺天府在顺天府署,各省在布政司署或巡抚署前张挂。榜单张挂时,由兵士看守,三天后收缴存档。

乡试放榜时,正值秋季,桂花盛开,因此乡试榜称秋榜、桂榜、蕊榜、龙虎榜。因举人是科举出身的第一级,因此又称一榜、乙榜。

会试确定录取名单与乡试基本相同,只不过会试与顺天(北京)乡试是一样,每次考试结束之后,都将主考官预备录取的前十名考生试卷呈送给皇帝,请皇帝钦定前十名考生的名次,其他考生的名次由主考官确定。

与乡试、会试相比,由皇帝主考的殿试的放榜就显得隆重得多。殿试试卷由皇帝钦定名次后,读卷大臣将考生的试卷捧至红本房,用朱笔在前三名的试卷写上一甲第几名,比如在第一名的试卷写“一甲第一名”,第二名写“一甲第二名”,第三名写“一甲第三名”。完成这些工作之后,试卷交给内阁,由八名填榜官填榜,榜用表里二层的黄纸书写,称之为“黄榜”、“金榜”。金榜有大金榜和小金榜两种,大金榜是传胪大典的当天,张挂在东长安门前的告示,上面钤盖“皇帝之宝”玉玺,张挂时间为三天;小金榜是由内阁中书填写后,交给奏事处进呈给皇帝御览的名单。皇帝御览之后,小金榜交由大内保存。

传胪盛典

大金榜的张挂之前,还有隆重的传胪盛典。传胪是殿试后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又称胪传、胪唱。科举传胪大典始于宋代,历代沿用。清初传胪大典一般在殿试后三五天内举行,没有固定日期。直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定为四月二十一日殿试,二十五日在太和殿举行传胪大典。

在正式开始之前,礼部会预先请钦天监选好时辰,并根据这个时辰确定整个仪式的安排表,并报请皇帝批准。经皇帝同意之后,礼部通知各部门和贡士。与此同时,工部还需要给每个贡士预备一份三枝九叶顶,需要在公布录取名单时发给每个新科进士。除此之外,还需要准备一个仪仗伞,供状元到顺天府参加宴会和回寓所时使用。二十五日的五鼓(即五更,大概是凌晨四点左右),开长安门,贡士们由此进入。

太和殿前鼓乐鸣奏,王公大臣身着朝服等候皇帝升殿。鸿胪寺官员命人抬出两张黄案,一张放在太和殿内,一张则放在丹陛下,并在午门外设龙亭一座。内学士捧着金榜来到太和殿内,将其放置在太和殿内的黄案上。

然后,皇帝出宫,午门钟鼓齐鸣,礼部官员在前面引路。皇帝来到太和殿,太和殿内奏韶乐。升殿之后,奏乐停止,有司仪大声说:“鸣鞭”,阶下鸣鞭三次。司仪接着说:“排班”,乐队再次奏乐,鸿胪寺官员带领读卷大臣、执事官进入殿中,行三跪九叩礼。礼毕,奏乐停止。内阁大学士从黄案上捧起金榜来到太和殿檐下,交给礼部官员。捧金榜的礼部官员从中阶下去,将金榜放在丹陛下的黄案上,然后行三叩礼。司仪官再次说:“排班”,奏乐声响起,鸿胪寺官领着贡士有秩序地来到殿中,贡士全部跪下来。奏乐停止,鸿胪寺官员在丹陛上的东边唱名,大声宣读第一甲第一名某某,鸿胪寺官员则领着状元走出队列,跪在殿中道路的左边。接着又开始宣读第一甲第二名某某,榜眼出列,跪在殿中道路的右边。宣读第一甲第三名某某,探花出列,跪在殿中道路的左边靠后的位置。前三甲的唱名都是三次,目的是让到场的王公大臣都能听清楚,以显示皇恩浩荡。后面的宣读程序就从略了,一般只是读:“第二甲第一名某某等若干名”、“第三甲第一名某某等若干名”,二三甲进士均不需要出列。

唱名完毕,丹陛下开始奏乐。司仪官宣布新科进士行礼,新科进士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然后站到殿内两旁。奏乐停止,司仪官宣布“举榜”。礼部官员来到放置金榜的黄案前,行跪拜礼,用云盘捧着金榜,从御道的中间出太和门、午门、中门。礼部官员和一甲进士三人跟在金榜后面,鸿胪寺官员领着其他新科进士从昭德门、贞度门、左右掖门出来。然后,鸣鞭三次,再次奏乐,皇帝起驾回宫,王以下的文武百官出宫。礼部官员捧着金榜来到午门前,将金榜放到龙亭内,行三叩礼。卫兵将龙亭抬起来,乐队开始奏乐,一路浩浩荡荡来到东长安门外,将金榜张挂出来,状元带领新科进士们观榜。观榜后,顺天府准备伞盖仪从,导引一甲进士三人入顺天府参加宴会,之后送他们回到各自的寓所,称之为“归第”。金榜在东长安门外张挂三天,然后收存交内阁保管。

鼎甲游街

清代沿袭明制,殿试一甲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第一名称传胪,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统称进士,又称甲榜、登科。

乾隆中期规定,放榜之后,新科进士朝冠顶为镂花金座,上衔金质三枝九叶。状元朝冠金座,上衔水晶,状元、榜眼、探花各赐披红一段,镀红金花一对,匾额一块。

清沿袭明制,传胪大典之后在礼部赏赐恩荣宴,宴请读卷大臣、其他执事官员和新科进士,又称琼林宴。宴请新科进士的宴会在唐代称曲江会,宋初称闻喜宴。因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在琼林苑举行闻喜宴,故又称琼林宴。清初规定恩荣宴在传胪大典的三天后举行,乾隆二十六年(1761)将恩荣宴的日期固定为传胪大典的次日,也就是四月二十六日。

晚清名臣翁同龢状元匾

恩荣宴之后,新科进士们要在状元的带领下上表谢恩。谢恩表的格式是历科传下来的。相传清代表文为顺治六年(1649)己丑科状元刘子壮所撰,其基本格式是表首为“赐进士及第第一甲第一名臣某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言”,表末为“臣等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某年月日,赐进士及第第一甲第一名臣某等谨上表”,这一格式为后世沿用。每次上表之前,三鼎甲都会前往前一科状元处请教谢表的写法,并赠送给他五十两银子表示感谢。

上表谢恩的当天,鸿胪寺在午门外甬道的正中间摆好一张桌子。司仪官员2人,御史2人,均站在桌子前。有官员引导状元和新科进士从东长安门进来,站在甬道的左右两边,状元捧着谢表来到案前,放置在桌上,然后行三叩礼。司仪官带领状元和新科进士行三跪九叩礼,礼部官员捧着谢表送到内阁。

国子监进士题名碑老照片

完成这些程序之后,状元率诸进士择日前往孔庙,行释菜礼,换上清代官员的补服。国子监会为他们准备好花红、香烛、酒果等,举行祭孔仪式。结束之后,他们的姓名还以题名碑的形式留在国子监。自元代皇庆三年(1314)起,仿效唐代进士雁塔题名的做法,将中式进士的姓名刻在孔庙石碑上。北京国子监现存除3通元代进士题名碑之外,还有自永乐十四年(1416)丙申科起至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科止的明代进士题名碑77通,自顺治三年(1646)丙戌科起至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止的清代进士题名碑118通,三代题名碑共计198通,其上刻有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如此规模庞大的进士题名碑,不仅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留下的一大景观,而且对古代读书人来说也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奖赏。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pathos不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