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救护车心电监控与三甲医院联通 架起"电波救命通道"

核心提示: 记者昨日从市急救中心获悉,目前市区83%的救护车已经实现了心电图的即时传输,青岛市区的全部三甲医院及一家心血管救治专科医院已全面实现与救护车的心电互联互通,共计12家医院(院区)。

突发急性心梗生命垂危,送上救护车立即做心电图,只需几秒钟的时间,检查结果就传到了指定医院的医生工作站,医生当即根据病情准备抢救和手术……通过这种方式,急性心梗患者从到达医院到开展心脏介入治疗手术的时间可节省20分钟。记者昨日从市急救中心获悉,目前市区83%的救护车已经实现了心电图的即时传输,青岛市区的全部三甲医院及一家心血管救治专科医院已全面实现与救护车的心电互联互通,共计12家医院(院区)。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于波

流程没下救护车术前准备开始

院前院内互联心电急救服务平台是如何运行的?据了解,这一平台需要一套设备来连接救护车和三甲医院或心脏专科医院的医生。去年,市急救中心已为市区10辆救护车配置MedEx心电采集传输系统,今年又在市区配置了10部救护车,建立了全市心电信息存储服务器。与此同时,市急救中心在各大医院的急诊科及心内科设置医生工作站,救护车医生在病人家中或车内采集心电图,利用3G、4G网络第一时间上传到指定医院医生工作站,同时存储于急救中心服务器。医生工作站包含电脑APP终端及手机APP终端,医院医生可以在看完心电图报告后,马上电话指导救护车医生该如何提前开展给药等干预措施;如果患者需要到达医院后立即进行手术,医生也可以马上开始准备。

市急救中心急救科徐医生介绍说,有了心电急救服务平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到达医院后可以迅速进入手术室,进行介入治疗手术。简单来说,病人上救护车时,所要接诊的医院就已经开始准备手术,最大限度为病人争取抢救时间。

效果救治100多例心梗病人

据统计,截至目前,市区救护车已通过MedEx心电采集传输系统定向传输心电图至医院医生工作站共250余次,约占救护车转送心梗病人的1/3,得到医生工作站反馈指导的160多次。而据不完全统计,对这些病例中施行了心梗介入治疗手术的100多例病人进行初步分析发现,较之前未进行心电传输的病例,平均冠脉开通时间缩短约20分钟,急性心梗病人到达医院至开始PCI治疗的最短时间已降至20分钟,减少了急性心梗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及死亡的风险,明显减轻病人的后遗症。

据市急救中心主任盛学岐介绍,市立医院、市中心医院、市第八人民医院及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已经与转送心梗病人的救护车医生形成良好的心电互联互通,按照心电采集、心电传输、诊断反馈、指导救治服药、启动导管室、到院交接、迅速开展PCI的固定流程,成功救治了100多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其中有3例是发生猝死后救护车医生经指导进行心肺复苏、到院后开展心梗介入治疗手术,挽救其生命的。他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院前院内联合救治已经处于较高水平。

计划区市120实现即时传输

记者了解到,为全面推广互联心电急救服务平台,我市去年在六家医院设置医生工作站,今年又增设六家医院(院区),至此,青岛市区的全部三甲医院及一家心血管救治专科医院已全面实现与救护车的心电互联互通。据盛学岐介绍,今年市区将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青岛)、青大附院、解放军401医院、海慈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第五人民医院等进行积极对接,并借助专家团队及青岛市急救中心AHA心血管病急救培训基地,对全市急救从业人员进行急危心血管病急救的专业培训,对心梗病人的院前救治流程进行质控考核,不断协调改善院前院内的有效对接,目的是实现全市心血管疾病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冠脉介入救治团队的高效融合,形成标准化的“院前-院内急诊-导管室”的“绿色通道”,最大程少患者的治疗延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

据了解,目前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积极帮助抢救胶州、即墨、城阳等周边区市转运的危重心血管病人。按照计划,下一步,城阳、即墨等区市120救护车也将配备系统,实现即时传输心电图。盛学岐表示,参照急性心梗院前院内救治模式,将进一步开展规范急性脑卒中、急性中毒、急性创伤等危重症的救治流程,提高全市急危重症的急救能力。

新闻背景

心梗患者院外死亡率高

“急性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成为威胁百姓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 ”在市急救中心开放体验日活动中,盛学岐详细介绍了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现状及应对措施。《2013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目前我国心肌梗死患病人数约250万,每年新发患者至少50万。在2001到2011年的10年间,心肌梗死住院人数翻了5倍,但院内死亡率却没有改变。院外死亡人数是院内死亡人数的2.61倍,占总急性冠心病死亡的72.28%,25至45岁急性冠心病院前死亡占总死亡的95%,其中64.8%发生在家中。盛学岐说,市急救中心一年要处理20多万的呼叫量,救护车在出诊时候还要面临堵车,这无形中会耽误急性心血管疾病宝贵的治疗时间。近年来,岛城城市人口中猝死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猝死发生4分钟之内,实施心肺复苏成功率在50%以上;4至6分钟之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就降到了10%左右;超过10分钟,就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了。

为了尽最大可能挽回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从去年开始,市急救中心牵头建设的院前院内互联心电急救服务平台,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运行,已在急性心血管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明显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新闻背景

12家医院(院区)一览表

市中心医院海慈医院市立医院东院区市立医院西院区第八人民医院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解放军401医院第五人民医院思达医院青大附院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刘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