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岛城270人DNA数据入库寻亲 泰安男子终与家人团聚

核心提示: 青岛市救助管理站联合市公安局,通过对270名长期滞留托养人员进行DNA数据采集比对,基本认定3名失踪人员。

青岛市救助管理站联合市公安局,通过对270名长期滞留托养人员进行DNA数据采集比对,基本认定3名失踪人员。昨日,其中一名来自泰安市新泰的失踪人员家属前来接其回家,家人两年来先后辗转多地寻找均无音讯,在青岛市救助站和公安机关帮助下,离家男子终于回家。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梁超

惊喜

比对帮流浪者找到家人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青岛市救助管理站,在三楼见到了这名找到家人的男子。该男子大约三四十岁、头发较短,正坐着看电视,见记者到来,他起身对着记者笑。“你家是哪里的?什么时候离开家的? ”面对记者的问题,他只是低头“嗯”了一声,之后就一言不发。“他存在智力问题,不能与人正常交流,不过有时候情况会好一些。 ”青岛市救助管理站安置科的孙静告诉记者,他们是在2014年底 “上街寻暖”活动中发现了这名男子,当时询问他的个人信息,该男子却说不出来,只能把他接到救助站,后来因为一直得不到其家庭信息,就把他送到了托养机构。

“去年8月,民政部和公安部联合下发了一份文件,要求对长期滞留在救助站的人员进行DNA数据采集、入库、比对。 ”据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从今年1月开始,市救助管理站会同市公安局先后在两处托养机构进行集中采集血样,共采集男性血样197份,女性血样73份,目前,DNA数据已经全部入库。根据初步比对,已经基本认定失踪人口3人。“今天确定的这名男子叫刘忠凯,老家是泰安新泰的。 ”工作人员说,因为刘忠凯失踪的时候,其家人在当地派出所报案并提取了血液,所以这次在全国失踪人口DNA信息库比对成功。

现场

亲人相见未语泪先流

下午4时许,刘忠凯的妹夫王强从新泰赶到了青岛市救助站,他看上去很激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全家人又兴奋又担心,就怕再次失望。 ”王强告诉记者,2014年,刘忠凯骑着自行车离开家,之后一直没有回家,这两年来,家人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在宁阳县周边、兖州、济宁、临沂,到处张贴寻人启事、在网上发布寻人信息,还联系了当地媒体,但是一直没有音讯。

昨日来接刘忠凯回家的,除了他的妹夫,还有他的表弟刘德鹏。记者注意到,或许是很长时间不见的原因,刘忠凯见到妹夫的那一刻有些迟疑,随即两人拥抱在一起。 “你去哪了?这几年家里人到处找你。”王强说着,泪水流了下来。刘德鹏的眼睛也湿润了,“我在青岛工作十五六年了,上周接到表姐的电话,说是表哥找到了,就在青岛,让我过来认一下,看看是不是他。 ”刘德鹏告诉记者,他来到救助站,一眼就认出这个人就是表哥刘忠凯。由于初次比对后,还要进行再次比对,以保证不会出现差错。 “今天上午的比对结果显示信息一致,此人就是刘忠凯。 ”工作人员说,这下大家都放心了。

优势

DNA寻亲成功率更高

在聊天的十几分钟时间里,记者注意到,刘忠凯的手一直紧紧握着妹夫的手。随后,他们来到一楼大厅,办理离开的手续。这时,妹夫王强拨通了刘忠凯母亲的电话。 “忠凯,是你吗? ”电话那边传来急切的声音。 “娘,是我,想回家了。 ”刘忠凯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和母亲聊起来,虽然他的话语不是很流利,但能听出,母子之间有说不完的话。 “我明天就回家! ”办理完各项手续后,刘忠凯和妹夫、表弟乘车离开,临别时,他不断对救助站工作人员说“谢谢”。

“他的状态还算是好的,可以勉强与人交流,我们救助的人员大多数有精神问题,平均每年要护送400余人回家。 ”青岛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王强芳告诉记者,与之前的寻亲方式相比,通过DNA比对,找人成功率更高,而且还多了一个寻亲渠道。

相关链接

建立寻亲服务机制

去年8月,民政部、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寻亲服务机制,对经快速查询未能确认身份的受助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应当在其入站后24小时内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救助寻亲网站等适当形式发布寻亲公告,公布受助人员照片等基本信息,并在其入站后7个工作日内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数据。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后一个月内免费采集、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并将比对结果反馈救助管理机构。对当前已经滞留在站的受助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应当尽快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数据,公安机关应当及时组织免费采集,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比对,并将比对结果反馈救助管理机构。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刘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