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啡阅青岛”书香漫城开卷惠民品味时尚

来源: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更新时间:2016-02-28 14:26  

15

16

注目于书本,低头阅读时的沉静,是一个城市最好的风景。捡起落叶,打开书页,轰鸣的时光,在这一刻归于宁静。

现代化的传播无缝不入,前所未有地拉近了人和信息的距离。我们曾经惊讶和欣喜于快节奏信息交换带来的改变,但当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碎片式的信息冲击时,却不由自主地开始逃离。在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想念那些抚过纸本书页的往日时光,甚至孩童时代从咿呀学语到叛逆轻狂卷过无数遍的书脚边。

文化是人们内心最柔软的故乡,我们寻求知识,获取改变,精神上的抵达是每一个人都在追求的,这恐怕也是唯一没有人愿意放弃的奢侈品。城市越来越大,当摩天大楼冲出我们的眼眶,当车水马龙堵塞了儿时骑着自行车“驰骋”的马路,我们坦然接受于这种改变,却也开始构建新的文化家园。

一个个城市阅读圈,就在这个时候兴起。跨越百年,曾经文化名流的风云际会,如今也有了新的文化传承。在市南老城区的街巷,老舍公园周边的文化机构如雨后春笋。书店、文学机构、美术馆、艺术馆依靠着老城,在青岛渐生一片文化的热带雨林。在大学路,借助于市南区文化惠民的“啡阅青岛”配书项目,昔日多是年轻人独享的咖啡馆里,不乏白发苍苍的老者,咖啡香与书香良久弥漫,筑起城市文化新空间;在国际顶尖潮流品牌集聚的万象城、海信广场,闹中取静的阅读空间用另一种方式延展了人们的文化视角。这里的书店不仅仅停留于严谨严肃的知识重现,而是致力于营造一种高品质的休闲生活新体验。它们从书本延伸到生活,在生活里体悟文化的生命力。

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的新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文化重现。拥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青岛,“全民阅读”亦蔚然成风。无论是在老街院子里支一个马扎,还是每日穿梭在社区图书馆的书架之间,因为阅读,青岛人拥有了别具一格的生活格调,阅读的时尚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庆幸于我们能在阳光洒落的下午,手捧书卷。

“啡阅青岛”漫书香

说起城市的多元文化空间,咖啡馆是不应该被忽略的。各种年龄层次的人来到这里,喝一杯咖啡,看一窗风景,却解读出全然不同的文化内涵。这正是咖啡馆独特的魅力。

然而,咖啡馆的这种文化魅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每一个咖啡馆几乎都倾注了经营者全部的心血,从单纯的品咖啡,到如今的阅读拓展,文化交流,咖啡馆的内涵越来越丰富。然而,却不是每一个咖啡馆都能如构想中一样生根发芽。归结其中的原因,很多人会提起街区的文化气候。这文化的气候除了岁月沉淀下来的优势,更多的就是文化服务的造势。

在岛城上万个咖啡馆中,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咖啡馆都选址于同时拥有老城街巷和现代化城区的市南区。同时,这里也是岛城文化最早的发源地。感恩于这种文化的馈赠,市南区决心将这种文化进行发扬。 2015年7月,市南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啡阅青岛”品牌活动,旨在通过为咖啡馆免费提供图书配送和更换服务,充实咖啡馆现有图书,将咖啡馆变身为“迷你图书馆”,满足市民游客,尤其是青年人的读书需求,营造书香城区的良好氛围。根据调研情况,市南区对区图书馆馆藏图书进行分类整理,统一制作“啡阅青岛”标识牌和书签。新的城市文化符号随之诞生,美丽的青岛又多了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这种满足市民需求的图书配送,打破了图书馆固定场所的限制,通过免费为咖啡馆配送图书并定期置换流通的形式,将咖啡馆由单纯的休闲场所打造成一个能够提供阅读体验的馆外图书服务点,实现阅读体验由单点聚集到全域开花的转变,让市民游客在品味咖啡、享受休闲的同时,以最低的时间成本、最舒适便捷的方式,全面体验阅读的乐趣。市南区通过采取与咖啡馆合作的方式,打造时尚阅读载体和休闲环境,逐步提高市民的文化层次和品位,最终实现“全民乐享阅读”。

走进社区时尚阅读

手不释卷,不负流年。推开市南区社区图书馆的门,经常能看到白发苍苍的老者带着家里稚嫩的孩童一起读书,这样的画面,总是很容易触动人们的内心。如果家门口能有这样的图书馆,那一定是一件能让全家老少都高兴的事。 2015年,市南区将建设65处社区图书馆列入区政府为民要办的实事之一,到现在,市南所辖的全部65个社区都已经建起了图书馆,成为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一部分。走,到图书馆去!成为社区文化的新时尚。

社区图书馆的建立,改变了以往市民只能前往市、区图书馆借阅图书的限制,居民在自己居住的社区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借阅各种图书,实现阅读服务由市、区图书馆单点供给向社区图书馆多向辐射的转变,构建以图书馆为核心、各社区为辐射点的“图书馆群”,让居民以最低的时空成本、最近的距离间隔享受到高质量的阅读服务。

针对以往社区图书室功能单一、图书数量少、开放时间不固定等问题,市南区立足于建设图书馆分馆的目标,配备专业的图书服务设施。今年已为每处社区图书馆配置不少于2000册的优秀图书,并根据区域特色设置主题展、照片墙等文化装饰品,着力打造集图书借阅、文化休闲、公益讲座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交流场馆,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打造书香社区。

顺应网络化、自助化、无纸化阅读的发展趋势,市南区还在部分社区图书馆安装了电子书借阅机,每台机器储存最新电子图书2000册,每月进行更新。走进社区,手机“扫码”就能下载图书,尽享移动阅读的乐趣。不少以往很少走进社区的年轻人,也成为社区图书馆的常客。

构建无障碍阅读圈

享受阅读,享受的是阅读时的那一份宁静,享受的是宁静之中的那份思索,享受的是思索之后的一种释然。但如果读一本书要奔波上一个小时,还要忍受堵车、排队,寻而不得的煎熬,恐怕很多人都要错过与书的美丽奇缘了。在纷杂的城市生活中,无障碍的阅读就显现出了价值。

当我们走进商场,我们有书可读。当我们走进餐厅,我们有书可读。当我们走进酒店,我们有书可读。如今,在“全民阅读”氛围的构建中,市南区已经将书香城区的建设延伸到城市的网格中。而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不仅在社区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还把通借通还的服务延伸到咖啡馆等公共空间,达到了真正的无障碍阅读。

目前,市南区已选取规模较大的橙橙书院和星光线咖啡馆试点,分别为其免费配置优秀图书和通借通还设备,实现了与全市各大图书馆服务网络的互联互通。力图通过打造一批“私人咖啡兼公益图书馆”的公共文化体验点,构建市、区、街道、社区、门店五级联动文化惠民网络,实现全区范围内的异地借还,提升公众借阅的便利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文化 “服务全民”、“全民乐读”的目的。

“啡阅青岛”项目真正意义上开创了文化资源配置新机制,将图书这种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到更广阔的业态当中。借助这个项目,市南区新增图书阅读空间8000余平方米,增加图书阅读量近15万人次,在全区建起了政府提供、企业参与、市民受惠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2015年12月,该项目获得由山东省政府表彰的第二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书香城市大家谈

在网络时代,老舍公园周边的文化场所欣欣向荣,很难说不是一个特殊的奇迹,虽然还不能认定是传统阅读的大回归,但阅读已经是人心所向,这场文化盛宴也是必然。往后的,一半是经营,一半是重任。

在大力提倡科学素养的今天,人文素养的提升仍旧随波逐流,读书的欠缺是首当其冲。要知道,在任何时代,读书的人永远都是少数。这里的读,并不仅仅是“开卷”那么简单,它还有思考、评论、争辩、总结等多个环节,独立书店、独立美术馆能否带来思想和观点的冲撞,是能否在文化潮头永立的标准之一。

事实上,老舍公园周边作为一个曾经聚集了众多知名文学家、艺术家的宝地,具备了天然发展文化艺术聚集区的基础。以老舍、梁实秋等知名作家为代表的艺术家在这里留下过足迹,而周边围绕着的众多形态各异的德式建筑更是为老舍公园一带带来了天然的艺术气息。当前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共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几乎都在大规模发展文化聚集区,而老城区作为一个拥有者百年历史的宝地,没有理由不将这些优势利用起来。摆在“老城区复兴”前的路有很多条,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通过文化振兴老城区的效果越来越明显,也许它最终将会成为重振西部老城区的一把钥匙。

从老舍公园一带各种文化场所聚集可以看出,正是有了众人的坚守,青岛正改变人们“文化沙漠”的固有印象,营造出“文化绿洲”的全新氛围。同时,我们也要承认,目前这些文化场所过得相对艰难,他们承载着青岛的文化、青岛的历史,不能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国家战略下,政府部门应该构建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业政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文化青岛”与“人文青岛”,从整体上提升青岛的文化含量与文化氛围。

老舍公园如同城市日历本,完整地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历史瞬间和发展历程。现如今,她正以海纳百川的人文情怀,包容着这座城市一切美好的元素。周围的良友书店里既有一些爱书的市民在静静地看书,也有一些围绕着人文话题的讨论和交流。除了能够买到良友书坊出品的图书和创意独特的青岛旅游地图,品到手工调制的咖啡,更重要的是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氤氲的文化气息。每逢周末,很多爱书的人都会来到这里,体会这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情调和气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