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本地 > 正文

市政协委员建议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精准帮扶

核心提示: “十三五”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精准扶贫成为热点话题。市政协委员、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乙潜的提案就围绕精准扶贫,关注到了农村贫困户“两后生”这一群体。

“十三五”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精准扶贫成为热点话题。市政协委员、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乙潜的提案就围绕精准扶贫,关注到了农村贫困户“两后生”这一群体。

王乙潜介绍,农村贫困户“两后生”是指初、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入大学或中专院校的农村贫困家庭中的富余劳动力。 “这个群体年龄在15至20岁,和大多数同龄孩子相比,较早走上了社会。 ”部分“两后生”由于谋生能力不够、家庭条件所限,心理自卑,不思进取,容易成为代际贫困的延伸者;另外一些孩子由于没有稳定经济来源,加之家庭经济条件差,很容易成为失业、失管的闲散人员而误入歧途。在他看来,农村贫困户“两后生”的未来,事关家庭脱贫、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加强对农村贫困户“两后生”的扶助很有必要。

为此,王乙潜建议首先对农村贫困户“两后生”摸底登记,由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对所在区域“两后生”群体进行调查摸底,与现阶段开展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对接审核,对其中农村贫困户“两后生”重点标注、单独登记造册。掌握好这些农村贫困户“两后生”目前家庭情况、个人发展情况、就业情况、经济状况等,实施重点追踪、精准关注。在对这部分人员有了精准把握后,下一步,他建议要建立农村贫困户“两后生”职业教育培训机制,由职业中专、高职大专学校与农村贫困户“两后生”对接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村贫困户“两后生”的职业技能。通过审核、公示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村贫困户“两后生”,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培训补助,加强对培训补助的使用和管理,建立健全农村贫困户“两后生”职业教育培训档案和效果评价机制。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晓雨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王志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