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中国人常常会家庭聚会,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本是很好的事情,家长也希望通过这样的环境让孩子多接触家里人,性格变得开朗。
然而,结果常常事与愿违,许多孩子会表现出对陌生人的恐惧,特别是2岁以前的孩子,时常躲在父母身后甚至会哭泣不止,这让父母很尴尬,以至于有些父母因此而批评孩子。
为什么会这样?父母需要了解儿童心理。
一位父亲想用相机记录下自己宝宝的成长瞬间,因而常常用闪光灯为他拍照,每当闪光时他都会眨眼。但当宝宝11个月大时,一天晚上,父亲把照相机放到他眼前,在相机闪光之前,他就眨了眼。
这种反应是经典条件作用的一个典型例子。说明孩子对一些事物的反应,是习得的。同样,在孩子与人接触时,如果有过不愉快或惊恐的经历,就会习得这种“社交恐惧”,从而害怕与陌生人接触。
不仅如此,如果周期性地强迫孩子去接受成人的社交要求,这些不愉快地经历可能会对他产生持久的影响。
有研究者曾做实验,训练婴儿通过踢脚来牵动系在脚踝上的风铃。他们发现2-6个月大的婴儿在几天甚至几周后重新见到风铃时,即使风铃没有系在他们脚踝上,他们仍然会有踢脚反应。
这说明,即使很小的孩子也能对某些相互关联的事件有记忆。而且,年龄越大,记忆保持的时间越长。如果周期性让孩子接受这些情景刺激,他们会把这种记忆从早期一直维持到1.5-2岁。
同样,在孩子与人接触问题上,如果由于父母不断强迫他表现出热情,必须每次主动与人打招呼,就可能会给他留下不愉快的经历,使他习得对陌生人的恐惧。
其实,对于成人来说也是如此。没有常在讲台上或聚光灯下练习的经历,突然让人站在众人面前讲话时,多数成人会感到紧张。
所以,父母必须清楚,由于处于婴幼儿期的宝宝认知能力还不强,突然遇到许多陌生人,产生畏惧心理是正常现象。
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增强,以及经常接触社交环境,他内在的成长力量必然会使他逐渐学会适应。
因此,“嗨宝宝”认为,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害怕生人,一定不要强迫他打招呼或批评他,而是尽可能常带他到商场、游乐场等人多的地方,让他逐渐学会适应环境,进行自我调节。
尤其对于天生相对内向的孩子,父母大可不必焦急,更不必因为照顾自己的“面子”而强迫孩子,毕竟孩子是自己的,让他按自己的发展规律愉快地成长最重要,学会“社交”并让性格变得开朗是需要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