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菊出生在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王司镇王司村一个贫困农村家庭,是家里的独生女,母亲是一个先天性智障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家里就靠父亲一人干农活维持生计。
2001年,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那年,王开菊才8岁。王开菊回忆说,父亲病逝时身上仅留下两角钱,家里也是家徒四壁,在当地政府和亲友的帮助下,父亲才得以安葬。父亲去世后,王开菊就与患有残疾、体弱多病的妈妈借住在堂兄家,依靠国家救济粮、每季度不足700元的农村低保和亲友偶尔的接济艰难度日。艰辛的生活没有消磨掉王开菊求学的信念。乐观向上的王开菊有一个心愿,一定要上大学,将来找到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给母亲更好的生活。2012年8月,王开菊高中毕业了,她如愿收到了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即将踏进大学的校门。可是新的难题出现了,一方面,需要离家求学和筹措高昂的学费,另一方面,患病的母亲无人照顾。权衡多时,坚强的王开菊做出了一个决定,“带着妈妈一起上大学。 ”于是,2012年9月新学期伊始,王开菊便带着行李,搀扶着妈妈一起来到黔南职院报到。
为了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筹集母女俩的生活费和母亲的医药费,上学第一天,王开菊便向学院提出住房和勤工助学岗申请。学院领导了解情况后,被她的遭遇所感动,特意安排了一间小屋让母女俩居住,并为她在学校食堂找了一份勤工助学的工作。带着妈妈上学的生活异常辛苦。清晨6点,当同学们还在熟睡,王开菊已经来到食堂为大家准备早餐,早餐结束后,王开菊要赶去为母亲送早餐,再匆忙赶到教室上课;中午12点下课铃声一响,她便立即赶到食堂帮厨,午餐时间结束,她将食堂卫生清理完毕,马上投入到下午的学习中;傍晚,食堂下班了,王开菊才能赶回家陪妈妈吃晚饭,饭后,她要为妈妈换洗脏衣服;深夜,同学们都进入了梦乡,她才能开始温书、学习,这样忙碌的生活从未间断,难能可贵的是,王开菊从未因此缺过一节课,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年都能获得学院的奖学金。
凭着对爱的信念和坚守,王开菊带着母亲上大学的事迹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同学、每一位老师。 梁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