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瓦绿树的江苏路,民风民俗的“山东街”,欧陆风情的中山路,悲情催泪的寻亲剧情……虽然岛城市民津津乐道的“青岛小哥”还没有亮相,但昨天晚上在央视八套隆重推出的本土大戏《青岛往事》依然引起了岛城市民的广泛关注。这部由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牵头策划、山东影视传媒集团联合青岛广电影视、青岛凤凰影视传媒共同出品的年代大剧,不仅还原和再现了老青岛的历史,而且以充满励志传奇的“移民奋斗史”,诠释了青岛商人百折不挠的打拼精神和青岛锐意进取的城市品格。
催泪开场 悲情笨小孩青岛寻亲路
在《青岛往事》的第一集中,故事的开头发生在1903年潍县一个贫困的农户家里,大夫正在给满仓娘看病。大夫告诉满仓娘不要浪费钱了,她已病入膏肓回天无力了。满仓两岁多才会说话,现在十三岁了,可还是很笨。经过一夜的深思,她决定带着满仓去青岛寻亲。路上满仓娘病逝前,让满仓记住要投奔的翠翠姨在青岛俾斯麦街一个叫弗里希的洋人家里做事。
满仓终于走到青岛时整个人已经衣衫褴褛饥肠辘辘。既没在洋人街找到亲人,又饿着肚子的满仓流浪到劈柴院。卖艺的老姜正带着两个女儿大嫚和小嫚在劈柴院变魔术。看着可怜的满仓,大嫚给了他一个包子。饿了好几天的小满仓就蜷缩在劈柴院的一角,用两只脏兮兮的小黑手捧着包子大口大口吃起来,最后饿晕的满仓被老姜收留。
1904年满仓终于找到他苦苦寻觅的翠翠姨,但是他拿出信物时,翠翠姨说满仓认错人了,自己不认识他。满仓一个人悲凉落寞地看着翠翠姨拉走儿子天佑,重重地关上大门。
经典再现 老建筑亮出青岛最“底色”
剧中满仓寻亲的俾斯麦街就是今天的江苏路。江苏路是青岛市最早建成的一批马路之一,南北向穿过青岛老市区,南起太平路,北抵胶州路及热河路路口,全长1361米,宽15米,坡度较大。江苏路德国占领时期的名称是俾斯麦大街,日本占领时期改名为万年町,1922年改名江苏路。正如剧中所演,俾斯麦大街为上世纪初德国人在青岛居住的街道。
专家介绍,当时青岛老市区德县路以南是欧人区,俾斯麦大街正在这片区域。“孩子啊,那边是山东街,是咱中国人住的地方,兴许还能要口吃的”,这是满仓初到青岛在俾斯麦街被认为是乞丐时,一位好心人给他的指引。专家介绍,德国侵占青岛时期,当时的中山路被划成欧人、华人两个区域,以保定路口为界,南部的洋行、咖啡馆、酒吧、舞厅、旅馆鳞次栉比,是异国风情浓郁的欧人居区,又叫“裴迭里”;北部的华人居区则集中了各类民营商号、传统饮食,里院里弥漫着吃喝杂耍的市民气息,这里就是剧中所说的“山东街”。剧中不少建筑镜头,青岛人一眼就能认出。第一集中一个大景俯拍镜头中,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是市南老城区标志性的“红瓦绿树”。
历史还原 青岛火车站“惊艳”出镜
“听说一次能拉好几千斤,还能把人吞到肚子里呢”,这是剧中人物第一次见到青岛开通的火车时的台词。《青岛往事》第一集就用1904年胶济铁路开通这样的历史大事件作为剧情推动的主要事件,尤其是青岛德式老火车站的“惊艳”出镜,让岛城市民眼前一亮。胶济铁路20世纪初也被称为“山东铁路”,又称胶济线,东起青岛,西止济南,始建于1899年,1904年建成通车,是山东半岛上的第一条铁路。《青岛往事》展现了这座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细致入微的体现了青岛的工业、金融、纺织、航运、贸易等各行业,充分表现了青岛在不同时期的风貌和这座城市的鲜明特质。剧组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百年老青岛的真实风貌,不仅在无锡重新搭建了劈柴院,而且还重建了旧中山路——山东街,真正做到了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传统。
看点1
金牌导演编剧强强联手影帝黄渤领衔众星加盟
电视剧《青岛往事》由曾经执导过《知青》、《闯关东》、《老农民》等好口碑高收视的金牌导演张新建,携手编剧了《北方有佳人》、《沂蒙》、《中国地》、《红高粱》的著名编剧赵冬苓,更汇聚了鲁剧最强的幕后团队共同打造。
除了最强的幕后团队保驾护航外,该剧更汇集了黄渤、黄小蕾、刘向京、巩峥、傅淼、萨日娜、王凯、瑛子等众多实力派演员加盟。
看点2
商战传奇交织家国故事“中国阿甘”传递正能量
《青岛往事》以三兄弟情为故事主线,从白手起家创业,到为利益反目,再到重又联手抗战,本身就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尤其在家国情怀的大背景下又不失百姓平民情怀,堪称大制作。该剧以青岛作为时代地域出发点,通过满仓和小嫚凭借“仁义礼智信”的坚定信念在青岛艰苦创业,跨度近半个世纪的传奇奋斗史,讲述青岛诚信精神,折射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的爱国主义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历来以喜剧形象示人的黄渤此次在剧中化身“笨小孩”,孤身一人勇闯青岛。因从小比别人笨,所以他一直信奉娘教他的话“别人坐着的时候,你要站着;别人站着的时候,你要走着;别人走着的时候,你要跑着。”满仓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努力的励志精神被称为中国版阿甘。(姜宝虎 赵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