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胶莱镇闸子集村不少村民多年前就发现,在村东侧胶莱河上有一座古石桥,只是人们对这座桥的来历一直不明。在前年文物普查中,经胶州博物馆鉴定,这座石桥建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时间,它见证了胶莱河辉煌的过去。
“这座古桥已有600多年时间了。”昨天,记者从胶州博物馆了解到,在前年文物普查中,博物馆工作人员鉴定发现这座建于胶莱河上的古桥始建于明代。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胶莱镇闸子村东侧胶莱河段看到,胶莱河河堤和河床都没有出现大的塌陷痕迹,这座古石桥呈东西向横在河道中间。石桥桥长30余米,宽不到3米,桥面由100多块石头横向排列而成,每块石块长约两米,宽40厘米,石块表面还刻着浅沟槽。整座桥分为32个孔,每个孔都由两块高约两米且两端带凹槽的巨石板支撑着桥面。除了桥中间位置有些塌陷外,石桥整体仍较为完整。这座石桥已被列为省文保单位,当地有关部门下一步将对它进行修缮。
据胶州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胶莱河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它东邻大沽河,西临潍河、主要途经昌邑、平度、高密、胶州、诸城、胶南、掖县,流域面积近5400平方公里,河道全长130公里。胶莱河古称胶莱运河,是山东半岛的一条重要河流,因元、明两代江南粮米由此运往京师,当地亦称运粮河。从明代中后期以后至整个清代,由于沿海倭寇为乱,政府实行海禁政策,而着力利用京杭大运河做漕运,胶莱河运粮功能则渐渐淡出了人们视线。“这座古石桥见证了胶莱河的辉煌过去,对研究胶莱河历史有着重要实物价值。”工作人员说。记者 牟成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