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建筑空调低于26度 北上广合格率不及四成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15-09-12 10:10  

多数建筑空调低于26度

自然之友发布的2014年、2015年公共建筑室温测量数据对比。

今年夏季,环保民间组织自然之友在全国14个城市开展了空调26度的调查,共得到测量数据600多条。自然之友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今年北京测量的62处公共建筑中,有46处低于26度,合格率仅为26%。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平均合格率不及四成。

早在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

“空调26度行动”执行情况并不顺利,原因在哪?记者展开了调查。

    实行8年,许多公共建筑管理者称不了解

自2012年以来,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连续4年在夏季为城市公共建筑“量体温”,开展空调测温活动。

今年,北京共招募到25名志愿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

胡万春、张冬生和7岁的女儿张飏,在这群人里显得很特别,他们是唯一全家参与的家庭。“我带女儿来,就是要让她参与环保实践。”胡万春说。

活动当日,一番介绍后,“自然之友”空调测温活动负责人王媛将成员分为5组,按照公共建筑类型,划定不同区域的银行、商场、办公楼等作为测量对象。大学生叶重和胡万春一家分在一组,他们决定测量崇文门附近的8个地点。

下午两点,小组4人手拿测温计,走进一家招商银行。每人各站一角,开始测温。在候客区的座椅上,詹女士抱着双臂,不一会儿就换了个位置。“我刚才坐的那地方实在太冷了,所以换到前面来。”

5分钟后,小组算出平均结果:22.5度。“难怪大家觉得冷呢!”张冬生指着测温计上的数字,向银行前台投诉,“国家规定公共建筑内空调不低于26度,不管从节能环保还是顾客体验上来讲,你们都开得太冷了!”工作人员表示,会向单位反映情况,至于控温规定,他并不了解。

“这挺令人意外的。”张冬生说,“2007年就颁布的通知,8年过去了,竟还有人不知道。”

这种尴尬并非个案。在东三环中路的财富购物中心,银行职员王慧君带领的小组发现该地空调温度不达标,志愿者们找商场管理者提建议,对方同样回复不知情。“之前跟很多单位接触都是这样,他们往往对你持防范态度,极少有人知道这个26度是应该做的。”

一天下来,胡万春小组测的8个地点,没有一个在26度以上,王慧君小组的结果也多半不合格。胡万春感叹道:“不知道‘空调26度’的大有人在,这让我们感到无从入手,想要贯彻好这一规定,真是任重而道远。”

“这个夏天,谁还在冷飕飕?”8月24日,自然之友官方网站发布了《2015年我为城市量体温冷飕飕排行榜》,揭示各个测量城市的“低温典型”。

“连年呼吁,有一些地方的合格率不升反降,那我们活动的意义在哪里呢?”叶重面对这一结果,感到有些无奈。而在更多的参与者眼里,他们觉得数字不能代表一切。

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认为,“给城市量体温”活动重要的意义在于传播环保意识。“自然之友的标志是两片叶子,一片浅绿,一片深绿,这意味着我们对环保有一个过程性的理解。”张伯驹说,“量体温活动本身是浅绿,但它可以让每个人参与进来,影响人们的生活消费习惯,这是深绿,活动的意义在于其所包含的环保观。”

   “关键是要形成社会共识”

“为了推动26度控温规定的落实,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王媛介绍说,“统计出‘量体温’结果后,自然之友会给不合格的单位打电话、发倡议书,还会向政府部门提交意见,只是收效不好。”王媛发现,虽然不少单位嘴上满口答应,但第二年测量结果依旧不合格。

怎样才守得住26度?杭州的管理经验或可提供借鉴。杭州测温活动负责人徐逸轩介绍,“2014年杭州在全国率先通过了《杭州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对夏季空调低于26度的公共建筑,可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而主管单位杭州市能源监察中心,有效执行、落实了这一条例。”

此外,杭州的“量体温”活动还得到文化、教育等部门的支持。徐逸轩说,“浙江省图书馆、浙江省博物馆以及杭州市团委都与我们接洽合作,在测量活动中,一些街道干部也向我们积极反馈情况。”据了解,测温活动举办3年来,杭州的平均合格率接近70%。

“罚款这种强制措施并不是问题的根本,环境政策若不辅之以环保价值观,执行起来依然会很难。”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世秋认为,守卫26度,关键是要形成社会共识。

“想要社会接受空调26度的规定,首先需要拿出证据,说明26度的节能减排效益,遗憾的是,目前我们还没能给出一个确凿的数字。”张世秋说,“其次,应该让公众明白,人体在26度的感受同样是舒适的,我们完全可以不必牺牲任何福利代价,就能实现环保与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为了推行这样的社会共识,张世秋建议,政府部门要做好表率,对空调温度信息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此外,鼓励公众人物等以个人承诺的方式践行环保理念,引领社会风气。

“未来的环境问题大部分集中于消费领域,面对节能减排的长期目标,我们亟须形成环保的社会共识。”张世秋说,“在空调这件事上,环保的行为准则很简单,那就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这种共识正在缓慢萌芽。王媛表示,“以北京为例,虽然合格率依然堪忧,但近几年来极端低温的情况不断减少,数据正在向26度集中。”

“能不能守住26度,其实是在提供一个信号,那就是我们对未来的选择。小小一个空调,聚合起来,对环境的正负影响都非常大。”张世秋说。

责任编辑:王志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