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数量日渐增多的空巢老人群体,除了呼吁儿女多加关怀、建立日间照料中心、发动志愿者们上门陪伴,社会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在市北区辽宁路街道,一个名为“烛光工程”的项目正在悄然推进,在这个项目中,专职社工通过入门走访,了解街道内每一位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与此同时,社区内也开起了心理课程,帮助老人学会心理疏导。在入户随访或者课堂授课过程中发现心理状态异常的老人,社区还将为其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提供专业的心理干预。
一半以上空巢老人需要心理咨询
辽宁路街道社会工作科科长于勇告诉记者,街道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5000位,占全区人口的26%,老龄化程度非常高。为了切实掌握辖区内老人的养老需求,2014年,街道分别开展了60岁以上老年人现状调查和60岁以上老年人心理需求调查,通过发放200分调查问卷,他们发现七成老年人是居家养老,老人最大的望愿是子女常回家看看,占33.8%;居家养老最需要的服务是精神慰藉,占43.7%;老人解除不好情绪的方法是找人倾诉,占49.3% ;调查同时发现,54.9%的空巢老人有进行心理咨询的必要性。
“绝大多数老年人还是喜欢在自己家里养老,但目前居家养老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是生活护理和家政服务,常常忽略了老年人对精神慰藉的渴望。考虑到一半以上的空巢老人有必要进行心理咨询,我们定制了社会组织的精神慰藉服务。”于勇说,根据街道多年的观察,志愿者上门陪老人聊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老年人的空虚寂寞,但由于志愿者流动性比较大,也缺乏专业的训练,较难与老人建立长期有效地沟通,所以他们期望能通过专业的社工团队,帮助老年人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认知、解决自己面临的一些心理状况。
一堂心理课有七八十位老人听
辽宁路街道“烛光工程”系列精神慰藉活动包含三部分——一是社工和志愿者一起对街道里的每位老年人进行走访,二是组织老人参加社区的心理课堂及外出活动,三是心理咨询师对心理状态异常的老人进行心理干预。心理课堂一个月6次,心理咨询师在各个社区里巡回上课。“老人对心理问题的认知度不高,一听是心理课堂,都没什么兴趣,他们觉得心理问题这事离自己挺远的。”不过,当心理课堂开展第二场循环课时,听课的老人明显多了。“在硬件条件好的社区,一堂课能有七八十人来吧。”参与此次项目的心理咨询师董汪洋介绍,老人听完课,第一觉得这些课很有意思,第二能明白心理课堂虽不能改变他们所处的现实,但却可以改变他们面对现实时的心态,所以第二次上课的时候会主动喊来自己的“老伙伴”一起听。
在组织老年人的集体活动中,有目的性地心理游戏是活动的重头戏。“比如带老人去中山公园,几个老人围一圈,从头开始一个人挨一个人传一句话,传到最后这句话肯定不是原话了。通过这种游戏,想让老人家明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个道理。”于勇说。
身体不好却查不出病因,可能得了心理病
董汪洋介绍,参与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她发现,孤独、爱抱怨、自责、自卑、绝望无助、脾气暴躁等都是空巢老人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有些人甚至已经患上了焦虑症、抑郁症。项目推行了两个多月,已经发现并帮助了十几位老人。“有些老人患上重病,不仅会绝望无助,还会产生自责、怕人笑话的情绪;有的老人一天要给在外地的孩子打三个电话,哪通电话不接他就认为女儿出事了;还有的老人因为财产问题,每天郁郁寡欢,并引发严重的失眠及身体问题。”董汪洋举例说,有位老人经常失眠、头痛、头晕,经常跑医院做各种检查,但就是查不出病因,了解之后他们发现这位老人是得了焦虑症。“经过几次心理辅导,我们总算给他找到了病因。”原来退休后突然闲下来的老人觉得自己失去了价值,想再找份工作也不顺利,于是总担心别人会认为他没有本事,此时生病成为他不能再工作的一个好“借口”。“我们跟老人做了五六次心里辅助治疗,现在老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已经有了极大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