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路7号1号楼:人人会用电脑专人"负责"网购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更新时间:2015-03-13 14:08  

“要说我们1号楼还真是特别和谐。大家在一起相处了30年,每当打扫楼道卫生大家都来抢着干;谁家里做了好吃的也都会挨家挨户送;这么多年了,我们邻居之间从来没有红过脸。”提起自己所住的遵化路7号1号楼,楼长李传香的脸上满是自豪。3月3日,记者走进遵化路7号1号楼,探访这座楼里的故事。

人人会电脑,网购有专人

说起1号楼里的特色,那就不得不提楼内老人们个个会玩电脑的事。“我们楼里家家户户都有电脑。我们这帮老太太一般用电脑看看电视剧,玩玩纸牌游戏;老头们就在网上看看新闻。就连我们李秀贞大姐的老伴今年81岁了还能玩电脑呢。”今年64岁的李传香笑着介绍说。

据了解,1号楼的老人们会玩电脑已经五六年了。有的老人是孩子教的,还有一些是自己学会了再去教给邻居。“我的电脑就是我们楼长教的,就连我们家里的油烟机还是楼长的老伴儿从网上给买的呢。”今年64岁的马淑萍笑着告诉记者。据了解,李传香的老伴叫赵维忠,前些年自己学会了网购,经常在网上购物,还时常帮助邻居们在网上买东西,是楼里名副其实的“网购达人”。“我们家老赵属于那种比较好学的人,前些年兴起网络购物后,他看着新鲜也跟着学了起来。这一学会不要紧,现在什么东西都从网上买,家里整天快递不断。”李传香接着说道:“楼里的邻居们知道他会网购,也纷纷请他帮忙,买手机、买电饭锅、买音乐播放器,整天忙得他不亦乐乎。这不前阵子老赵住院,还有人给他打电话,让他帮忙从网上买剃须刀呢。”“可不是,赵大哥不仅负责给买,还负责给修呢。要是买来的手机什么的有点小毛病,赵大哥都能给修好。”马淑萍笑着说道。

除了都会用电脑,1号楼的老人们还各有爱好。马淑萍说:“我们楼长写着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没事就在家练字。而且,她还爱好写作,经常写一些随想,我读过一些,写得确实不错。”李传香爱静,马淑萍则爱动。“我是我们社区锣鼓队的成员,平时没事还爱好跳广场舞。我们楼上好几个邻居都是我的队友。”马淑萍说道。楼内居民们除了爱好文艺,还有不少爱好政治的。“我和赵维忠大哥都喜欢看新闻,所以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有时候因为意见不同还会争论上两句。”今年64岁的张永聚笑着说。

齐心搞卫生,“吓跑”小广告

还没走到1号楼的时候,记者就发现楼前空地上打扫得很干净,没有一棵杂草,走进楼内,看不到在其他开放式居民楼里常出现的小广告,楼梯也看得出是经常有人打扫。“别看我们楼这么干净,但我们并没有物业,楼道卫生都是邻居们一起维持的。”住在一楼的张永聚是打扫楼道卫生的“主力军”,楼内墙上的小广告都是被他清理干净的,为了清掉各种形式的小广告,张永聚采取了很多方法,“他们贴一个,我就用水刷一个,刷不掉的就用铲子,铲不掉的就用油漆刷。”前几年,张永聚家里装修时剩下了半桶白漆,变成为了他的“终极武器”,从一楼一直刷到六楼,有时小广告刚被印上去,就被张永聚清了个干净,贴小广告的人也觉得在这栋楼里难以“工作”,慢慢地就不再来了,偶尔有不了解情况的人来贴广告时,发现墙面这么干净,就印在了楼梯台阶的侧面,“台阶上的这些我也要早点清理出来,得让贴小广告的人对我们楼彻底放弃。”

张永聚把1号楼看作是自己的家,只要发现楼前有垃圾或是家门外地面脏了,他就赶紧出门打扫。在他的带动下,楼上的邻居们也都主动“自扫门前雪”,住在哪一层的人就负责哪一层的卫生,李传香作为楼长,还经常包揽好几层的卫生,扫一遍、擦一遍,谁也不会计较干得多或少。去年12 月的一天,楼外的下水道堵了,通下水的车要晚上8点才来,居委会将任务托付给了张永聚,等到车来了以后,张永聚戴着橡胶手套,用钩子掀起古力盖,污水浸到了裤子里,也没有一句抱怨。“我们要把大家当小家,才能创造出好的居住环境。”李传香说道。

因为都是多年的老邻居、老同事,楼里各户都很支持楼长工作,每年收感应灯钱的时候,李传香会亲自为每一户详细地解释费用问题,邻居们了解之后,就会马上交齐费用,不耽误她的工作。“需要上缴的电钱都不一定,我都会把没用完的钱记录下来,等着楼里有其他要交的公共费用时就可以直接用了。去年我们剩下了30元,如果今年再有余钱,我打算把钱凑一起买油漆,重新刷一遍楼。”李传香已经把刷楼的任务交给了张永聚,“这件事交给他,最适合不过了,我非常信得过他。”

老头聚会勤,老太出游忙

从1985年搬到遵化路7号1号楼,楼里的居民已经做了30年的邻居。这么多年的相处,也使得楼内居民早已亲如一家。“在我们楼里,谁家有难处,大家都争着抢着去帮忙;谁家做了好吃送给这家点,再送给那家点,送完一圈发现自己家不够吃的了,这些在我们楼里都是常有的事。”李传香笑着说道。“因为大家关系好,所以我们的集体活动也特别多。我们这些老头的固定的活动就是每天1点钟到五百广场去交流散步。”张永聚告诉记者,他们这个散步小团体大约一共有十来个人,大家每天都要聚在一起谈谈国家大事,或是回忆回忆过去,“这已经成了我们每天的‘必修课’,也是我们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要是哪天有事没去,心里可别扭了呢。”张永聚笑着说道。

“他们老头们有自己的娱乐活动,我们这些老太太也有自己的娱乐活动。”说着,马淑萍从柜子里拿出了她和邻居们一起去世园会的照片向记者介绍起来,“我们楼里去年组织了两次去世园会玩,出去看看花花草草,心情可好了呢。下一届的世园会在北京举行,我们都约好了到时候还要一起坐火车去北京游世园会。”

伺候公公,好儿媳感动全楼

“402户的孙金玲是我们楼里一致认同的好儿媳,19年前,她的公公王继禄突然偏瘫在床,她的丈夫工作繁忙,老人的日常起居只能靠她一人照顾,就这样一直坚持到现在,实在太不容易了。”李传香感动地说。

为了伺候公公,孙金玲专门从单位请假回家,事无巨细、悉心照料,每天按时为公公翻动身体和按摩护理,使得老人这么多年都没生过一个褥疮;王继禄的体重较大,翻身困难,孙金玲每帮他翻一次身就累得满头大汗;因为大小便失禁,屋子里味道很大,但孙金玲从不嫌弃,把袖子一挽,又是擦、又是洗,毫不马虎,楼里的邻居们无一不对孙金玲竖起了大拇指。

“老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孙金玲就从来没抱怨过什么,对她公公很有耐心,19年如一日地照顾老人,这可能是连亲生闺女都做不到的。”李传香感慨道:“孙金玲是我们楼里的‘正能量’,更应该是社会上的好榜样,每一个年轻人都需要向她学习,孝顺老人、不分亲疏,让社会变成一个幸福的大家园。”

居住三十年邻里一家亲

遵化路7号1号楼建于1984年,1985年居民陆续入住。建成后被作为房产局材料处宿舍分给了房产局材料处的职工。1号楼楼高6层,共3个单元,66户居民。从1985年搬迁至此,楼内居民已经和睦相处30年,成为名副其实的“楼内一家亲”。不少居民由于不舍相处这么多年的老邻居,从而放弃了搬到居住条件更好的地方。

(文/图 记者 刘欣 本报见习记者 景元)

责任编辑:孙源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