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喝酒会脸红?致癌风险或是普通人的十几倍

核心提示: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酒精虽然不直接致癌,但它在体内的第一个代谢产物——乙醛,却可以稳定地附着在DNA分子上,导致癌变或者突变。乙醛已经被划分为一级致癌物,即有明确的证据证实它对人类有致癌性。

201342310164694998

资料图

酒精本身没有明显的致癌能力。但是,许多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喝酒与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正相关——也就是说,喝酒的人群中,多种癌症的发病率升高了。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酒精虽然不直接致癌,但它在体内的第一个代谢产物——乙醛,却可以稳定地附着在DNA分子上,导致癌变或者突变。乙醛已经被划分为一级致癌物,即有明确的证据证实它对人类有致癌性。

一方面,在发酵产生酒精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量的乙醛。比如东欧地区广泛食用的甜烈性酒,乙醛浓度超过0.1%,超过使得DNA突变所需浓度200倍。该地区的食管癌发病率很高,推测就与此密切相关。

更重要的是,人体的口腔中含有大量细菌,能产生乙醇脱氢酶,把酒精氧化成乙醛。在酒精的体内代谢中,乙醛应该被乙醛脱氢酶进一步氧化成乙酸。但是,亚洲人中估计有30-50%缺乏乙醛脱氢酶——表现出来,就是喝酒脸红。产生了乙醛,却又不能进一步转化,于是就在口腔中累积,然后进入后续的消化道,引发癌变。因此,唾液中的乙醛,也就可以用来衡量消化道中乙醛的含量。

在通常情况下,唾液中几乎检测不到乙醛的存在。但是,喝酒之后,乙醛含量明显增加,至少可以持续4个小时。乙醛脱氢酶缺乏的人群中,喝酒后唾液中乙醛的浓度比正常人高两到三倍。

这些乙醛会增加整个消化道的癌症风险。日本学者在1998年发表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探索喝酒与各种癌症风险的影响。他们发现,在排除了已知的其他因素之后,乙醛脱氢酶缺乏的人中多种癌症风险都是正常人的数倍。比如, 口咽喉癌是11.14倍,食管癌12.5倍,胃癌3.49倍,结肠癌3.35倍,而与口咽喉或胃癌相伴随的食道癌更高达54.2倍。

所以,那些喝酒脸红的人,当别人劝你喝酒的时候,你所承担的多种癌症风险是正常人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烟中含有多种致癌成分,它对肺癌的影响也有广为人知。而实际上,烟中也含有大量乙醛。在吸烟的时候,烟中的乙醛会溶解于唾液。此外,长期吸烟抑制了口腔细菌产生乙醛脱氢酶,也会导致更多乙醛的积累。芬兰学者在200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他们招募了13个志愿者,平均每周适量饮酒(不超过70克酒精)。其中6不吸烟,7个每天抽近20支烟,烟龄超过10年。不喝酒的时候,他们的唾液中几乎检测不到乙醛的存在。按照每公斤体重0.8克酒精的量喝酒之后(大致相当于60公斤的人喝2两50度白酒)。漱口之后,每隔20分钟收集唾液检测乙醛。结果发现,40分钟后,不吸烟者的唾液中乙醛上升到20-30微摩尔每升,而吸烟者则上升到50以上,持续到160分钟之后。如果喝完酒之后,让吸烟者每20分钟抽一支烟,在抽烟时唾液中的乙醛马上升到400以上。

其实,乙醛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存在。除了喝酒产生乙醛、抽烟吸入乙醛,污染的空气中会有乙醛,一些水果或者发酵食物中也天然地存在着乙醛。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可以处理一定的量,但如果摄入过多,人体的处理机制就力不从心了。尤其是那些喝酒脸红的乙醛脱氢酶缺乏者,先天就更加不足。我们所能做的——就象对其他的各种致癌因素一样,只能是尽量避免能够避免的,把实在不能避免的交给身体的“清除体系”去处理。

消化道癌大约占各种癌症总数的四分之一,而烟酒是最主要的诱因。有科学家据估计,如果美国人都戒掉烟酒,那么80%的消化道癌可以避免。再加上戒烟所减少的肺癌发生风险,可以不夸张地说:戒烟戒酒,是最有效的“防癌”措施。

知道了烟酒对消化道癌的作用是通过乙醛来起作用,科学家们也试图为无法割舍烟酒的人们找到一些“减害”的办法。1997年,芬兰学者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是:每天用0.2%的洗必泰漱口液漱两次口,每次用10毫升,漱口60妙。连续三天之后,测量喝酒之后唾液中的乙醛,浓度比漱口处理之前的浓度低了60%。推测原因是,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减少了口腔菌群产生乙醇脱氢酶,也就减少了把酒精转化为乙醛。

而2011年芬兰学者发表的研究则是针对胃酸缺乏萎缩性胃炎患者。这是一项双盲对照实验。志愿者先吞下200毫克缓释型半胱氨酸或者安慰剂,通过鼻饲管灌入酒精,然后抽取胃液检测乙醛浓度。结果发现,服用缓释型半胱氨酸之后,胃液中乙醛的平均浓度从13微摩尔每升下降到了4.7微摩尔每升。这是因为,半胱氨酸能与与乙醛结合,使之失去了活性,从而失去了致癌的能力,也不能被检测到。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易兰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