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坛转让卖壳 再证国足"伪职业化"

来源: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4-12-21 10:56  

从广东日之泉西迁开始,岁末的中国足坛传来众多职业俱乐部因资金紧张不得不转让卖壳的消息。近日,这方面最令人震惊的新闻当属重庆力帆欲卖掉中超壳。

自2000年正式接手算起,尹明善掌控下的重庆力帆集团已经投资了重庆职业足球近15年时间,其间力帆虽然在顶级联赛几经沉浮,但始终为西部足球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难得的是,在中国足球大环境最差的几年,力帆集团虽多次酝酿卖壳退出,但尹明善最终仍掏钱坚持下去。从这个角度说,尹明善堪称重庆职业足球的大恩人。

如同很多传统实体企业近年谋求多元发展一样,最近几年力帆也开始介入房地产、金融等行业,而这些行业都是需要巨大的现金流作为运营支撑的。故此,当足球耗费的资金超出老板“打广告”或者“当玩具”的预期,甚至影响到集团现金流的时候,唯一的选择就是转让俱乐部。这一点上,重庆力帆、尹明善的选择与日之泉、林勤的选择是毫无二致的。

说到底,对于中国职业足坛的众多中小俱乐部来说,现在的市场门槛太高了!

这个门槛高到什么地步?去年重庆力帆好不容易在尹明善投入了7000多万元的情况下重返阔别4年的中超舞台,为什么现在会狠心转卖呢?原因是去年河南建业俱乐部为了保级,全年投入高达近2亿元人民币。而今年赛季结束后,力帆俱乐部给集团打的明年中超的预算是1.5亿元,这个数字完全超出了尹明善心理承受能力,也证明如今运营中超俱乐部要“2亿元起步”的严重泡沫化现状。但冷酷的市场现实是:当尹明善谋划开价1.5亿元转让力帆俱乐部时,他遭遇的却是无人问津的尴尬。

过去几年中超球市是被炒火了,中超公司也开始有钱赚了,但对于更多中超俱乐部的市场开发来说,根本还是“小米加步枪”的时代。如果没有了俱乐部母体公司的直接投资供血,没有任何一家中超俱乐部可以独立生存。事实上,中国足球职业化已经21年了,投资主体无论是烟草商、房地产商,还是金融商、电商,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这种无法自我造血的“伪职业化”畸形现状,从来就没有改变过。传统的“广告足球”在畸高的投资成本下已经走到末路,但“产业足球”压根还无从谈起。

相信在重庆力帆之后,接下来两级职业联赛俱乐部转卖的新闻还会陆续上演。下一个是谁?中超的“泡沫”会在哪一个节点爆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