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言寂寞,也不会再有人弹起他心爱的木吉他。今年的双十一,马云和他背后的那群断翼天使们再次导演了一场全民购物的夜场大片,票房571亿,移动端破亿速度甚至踏破了吉尼斯记录。只是激动的市场中,总有望单兴叹的“我”。不吃不喝搏出位的群演们,片尾致谢时,他们还是欢享着同一个痴汉名:“剁手党”。
狂欢购物被营销成了大众潮流
任何事情只要和“潮流”这个词沾上边儿,就基本不在理智的可控范围之内了,而这点在消费市场上表现尤甚。无论是16世纪中期让荷兰陷入经济萧条的郁金香事件,还是近年来政府着力调控,避免势头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博傻的买家总能找到同类,迅速抱团。
阿里是看准了这点的,所以年中就开启“千县万村”计划,为最朴实的人们刷上了“生活要想好,赶紧上淘宝”的标语,这不仅是市场拓展,也是一种事件营销。而与此相似的,申请注册双十一,赴美上市,和苏宁从网上骂到报纸上,澄清马云说老婆是生产资料......阿里用各种话题刷存在感的行为从来没有停止,且把“全年最低”真切地刷进了很多人的心里。
号称“双11战神”的朋友Wendy从10月底就开始浏览淘宝各级页面一直到11月12日的上午,而这个在这半个月内经历了假离职风波的女人,在塞满了购物车后却因为抢拍付款不成一怒睡去,醒来只好再把货物一一删掉。她说这比自己当年在北京混不下去了,转逃到青岛还要屌丝,但是,这个时尚她没有勇气不赶,她不想既屌丝又落伍。
社会上有太多像Wendy一样阶层模糊、内心不安的人,所以当引线终于燃到双11那天时,藏在他们身体里多年了的“下单药包”再次炸响,并且比之前历次都要惨烈。那个晚上,丧钟为钱包而鸣。
群体性消费代替日趋商业的次文化
台湾词人娃娃曾经发过这样的感慨:“我觉得这个次文化的厚度,已经被剥削到令人无法忍受的程度。”而光棍节,这个在双十一风头已被购物狂欢盖过的草根节日,它也面临着即将被无视的尴尬。
曾经是单身狗扎堆打牌,放声乱吼,或者安静地憋一封翻身情书的一天,其商业化在近几年呈几何增长,完全遮蔽了原有的草根文化属性。脱单要送礼,未脱单更要送安慰礼,还有告白时送花、摆蜡烛、放烟火、扯横幅等一笔乱账。既然手中的钱横竖要出,也就不如索性潇洒放个血,自我满足一次了。
正好出生在这个日子的文科男桃桃对此深有感触,“我以前每次生日都被调侃注孤生,但总好过被人忘记,近几年却连笑话都不得做。”他翻看着手机上朋友圈生日状态中的寥寥留言,有点儿心不在焉,“朋友都急着抢下单,谁还有工夫祝你生快,我已经不去期待什么了,不如自己壕一车解气。”
越来越多的开心和压力需要通过冲动性的消费去实现,并不只是网购成瘾的人才会感受到空虚和焦虑,我们只能眼看着群体性消费抢班夺权失去内容的次文化。没有人还会去注意楼下是不是有谁在唱《单身情歌》,今夜无人入睡只为那一瞬的抢购。
货币购买力下降让网购变“投资”
银行的利率、工资的增速从08年经济危机以来就从没跑过CPI,于是很多人开始思虑如何保值。
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刚需都被逼成等贷族;沪指跌到1664点之后,每次爬上2000点都让人觉得是新一轮的回光返照。至于期货、基金、外汇、互联网金融等,小户投资又能投多少呢,到期回笼的不过几个包子钱。
而网购便宜货就不同了,是以及时消费保值,并且以低价入手降低成本,还可小量囤货以备不时之需。但消费者所买到的促销商品真的低价么?尽管国家工商总局一再严申双十一禁止先提价再降价,可淘宝、天猫的一些商户仍旧在挂着羊头卖狗肉。其实,就连淘宝自己的小二都穿着盗版“天使战甲”呢。
电子支付使人对账面失去敏感
电子支付设计的初衷就是让付费变得容易,所以花钱花得又多又快要感谢科技的进步。一叠一万块的软妹币对折都折不过来,而显示在屏幕上不过五个米粒大的数字。消费者购买行为中最重要的一环——付款被简化,让主体失去了对货币减少的实体感知和记忆强化机会,因故消费者对购买行为也不会有深刻反思或较大的重置可能。
这也就是说虽然有些人每次看到自己双11的账单都恨不得把手剁掉,但下一年他们还是会一如既往地装满购物车。因为在他们眼,中钱就是几个数字在变来变去,手永远都不够剁。
那一天我挠着过敏的脸也守到了凌晨,望着朋友QQ下线前的最后一句话:我在等双十一。我想我一定是对这股躁动水土不服了才会如此难受。(文/pathos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