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九场复赛已接近尾声,而在本周日晚8时,来自青岛实验初级中学的5名初二学生也将登上央视舞台,代表山东队与中国台湾代表队、湖北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代表队、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代表队展开对决,争取一个半决赛席位。在比赛播出前,记者采访到了此次比赛带队的刘宁老师,她称此次参赛的5名选手都是百里挑一,他们并不是沉迷字典的偏才怪才,而是个性十足、全面发展的小学霸。
昨天,记者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组获悉,去年,代表山东省参赛的潍坊市广文中学止步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被誉为“小吉祥物”的谭君倩同学令人印象深刻,进入到最佳个人晋级赛。今年,山东省没有举行全省选拔,山东省教育部门指定青岛实验初级中学参赛。
本周日晚8时,央视一套将播出复赛第八场。山东省青岛实验初级中学将与其他三支代表队展开对决。本场的主考官由央视著名主播梁艳担任,第二现场解说嘉宾张一清、孟蓬生都是文化名人。大会主办方国家语委认为,选手应该首先能够达到中学生课程标准要求。为此,本届大会在全国复赛之前,特别安排了课程标准测试。测试结果用以综合评估参赛队之间的实力,并成为复赛分组的依据。山东代表队的成绩在36支代表队中排名25,在本场四支队伍中排在湖北队、新疆队之后,位居第三位。
如胜出将进全国九强
据了解,本届大会的赛制为,全国36支代表队将进行九场复赛。从每场复赛四支队伍中胜出的一支代表队,将进入全国九强。九强中表现最佳的一支代表队将直接进入由20名选手参加的冠军赛。其他八支代表队将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两场半决赛,决出参加冠军赛的两支队伍。复赛阶段每队表现突出的个人,还有机会通过参加最佳个人晋级赛,进入全国总冠军的争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九场复赛已播出七场,浙江、河北、广西、湖南、陕西、江苏、江西等7支代表队进入半决赛。失利的队伍仍将各有一名表现最优的选手可借助个人最佳晋级赛的跳板完成向总决赛的腾跃,争取最后出线的5个名额。
每名选手都是小学霸
记者昨天联系了青岛实验初级中学此次比赛的带队语文老师刘宁,她告诉记者,学校是今年年初接到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通知,今年3月开学后,因为初三学生要准备毕业考,而初一学生词汇量有限,学校决定在初二12个班级600多名学生中进行海选,通过海选选出了8名学生做赛前准备。刘老师称,学校并没有给8名学生太大压力,而是提供给他们字典、辅导书和阅览室,每天放学后学生们可以在阅览室内自学45分钟。同学们自己找出了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他们将1000多页的字典分成8份,每个人看125页左右,挑出容易错的词语,做出学习笔记,然后相互交换笔记资源共享。定期由学生自己拟定试卷做小测试,老师对每名选手的学习情况做出记录与分析,最后根据数据曲线选出了5名选手参加比赛。刘老师告诉记者,此次选出的5名选手并不是死啃词典的偏才怪才,相反他们都很有个性,其中被选择首名出战的孙浩然理想是当数学家,肖宠是航天军事迷,王咏仪是古筝达人,杜一心同学擅长小篆、大篆书法,还会篆刻。赵炳然化学成绩突出,是个“化学控”,每个人都是全面发展的小学霸。
●赵炳然 化学控
赵炳然曾获得青岛市作文比赛一等奖、全国珠心算比赛二等奖。这个名字像男生的女孩化学成绩优秀,自称是个“化学控”。问她最喜欢玩什么,她脱口而出“化学”,在初二阶段她就已经预习了初三的化学课程。她的理想是考上北航或者中科大,学习化学或者计算机专业。
●肖宠 军事迷
肖宠是个活泼开朗、思维活跃的孩子。他的学习成绩很优秀,多次被评为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员,还是班里的班长。作为学校的志愿者,肖宠平时喜欢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他多次参与看望孤寡老人、关爱自闭症儿童、义卖报纸等。肖宠平时热衷军事科技与航天航模,队友称他几乎到了疯狂痴迷的地步。他的理想就是“投身军旅,戎马一生”。
●王咏仪 古筝达人
王咏仪曾获得过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全国二等奖,全国中学生英语、数学能力竞赛三等奖,以及青岛市书写汉字规范小明星等称号。课余在学习古筝,目前已经考过了六级。王咏仪称自己的理想是能成为一名记者或者从事翻译方面的工作。她的人生格言:饥而求知,痴而求真。
●孙浩然 少年老成
外表看着胖胖的孙浩然有一个绰号 “墩子”。他的课标测试成绩全队排名第一。老师对他的评价是少年老成,心理素质好,选择他首发出战。他也是个求知欲很强的孩子,非常喜欢读书,如《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等。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数学家。
●杜一心 钟情篆刻
杜一心认为汉字是一种很神奇的语言文字,一撇一捺都蕴含着很多文化。平时除喜爱读书外,练习大篆、小篆是她最大的业余爱好。同时,在练习过程中,不满足于只是用笔把这些漂亮的字体写在纸上的她,爱上了篆刻。杜一心称,篆刻的过程也是打磨内心的过程,让她学会了平心静气地待人处事。杜一心曾获得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
街头采访
超八成成年人不识比赛用词
随着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热播,选手们的神勇表现和成人听写体验团令人汗颜的正确率引发市民关注,比赛时大家使用的“葳蕤”、“搴芳”、“翊赞”、“剀切”等生僻词语也被成功捂热,但也有一些媒体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太过“高冷”、“考古”,是“语文版奥数”。昨天,记者拿着 “葳蕤”、“搴芳”、“翊赞”、“剀切”四个词在岛城街头找了35名成年人释义,发现八成以上的成年人无法准确说出4个词语的语音语义,相反一些中学生则能说对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词语。一些没有答对问题的成年人解释,这些词在现在已经变得很生僻,在使用时已经被常用词语代替,只有一些古诗词或者古典著作中才能看到。32岁的孙先生称,之所以能答对葳蕤这个词,是因为他给女儿起名字时曾经专门翻过字典,但最后因为这个词笔画太多,才最终放弃给女儿用这个名字。42岁的周先生称,这么复杂的词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学会,应该像是书法或者篆刻一样,由一部分对古文字有研究的专业人士继承发扬,或者在孩子中间做兴趣培养,但在全社会全面推广意义不大。
大会总导演:
让观众更多地关注古典文化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与《中国成语大会》都在做着一件事情,就是要让观众能够更多地关注我们的古典文化,关注我们五千年的文明传承。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宗旨,就是要在去年“强调手写汉字能力”的基础上,转向对经典中的文字背后语义的探寻、转向对汉语语词宽度的拓展、转向对母语价值观的梳理和建设。很多年来,大家习惯了以常用、简便为文字表达的价值取向,这样下去,就会影响我们母语的品质,蕴藏在古老经典中的智慧和价值观就难以得到传承,我们民族的想象能力、思考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今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出题没有超出去年国务院颁布的《通用汉字规范字表》里面的8105个字。关正文表示,去古籍里复活文字本来就是他们的理想,多认识几个字,去看看祖宗留下的东西是件快乐的事。